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Ag/ZnO分级结构的控制合成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 1.1 光催化技术研究概况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半导体光催化基本原理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过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半导体能带位置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缺陷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晶体结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4 粒径尺寸第13-14页
    1.3 ZnO纳米材料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 1.4 Ag/Zn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溶胶-凝胶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电沉积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微波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球磨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 沉淀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5 Ag/ZnO复合材料的应用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处理废水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提供绿色能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抗菌杀菌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净化屋内污染气体第20-21页
    1.6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选题依据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 实验原料、仪器、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第24页
    2.3 材料表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射线粉末衍射仪(XRD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比表面积(BET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紫外-可见固体漫反射(UV-Vis DRS)第25页
    2.4 Ag/ZnO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Ag/ZnO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对染料性能测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Ag/ZnO光解水制氢性能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Ag/ZnO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吸附性能研究第26-28页
第三章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第28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Ag/ZnO前驱体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Ag/Zn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2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RD表征及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多孔Ag/ZnO复合材料形貌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验参数对多孔Ag/ZnO分级结构形貌的影响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焙烧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沉淀剂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5 配位剂种类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的N2等温吸附-脱附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的紫外-可见固体漫反射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7.1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光催化降解 4-NP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7.2 实验参数对Ag/ZnO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7.3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光催化稳定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7.4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对不同类型染料光催化活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7.5 电子捕获剂对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光解水制氢性能测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8.1 牺牲试剂对光催化剂产氢量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8.2 负载贵金属Ag对ZnO光解水性能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9.1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的阻抗谱(EIS)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9.2 多孔Ag/ZnO复合材料的莫特-肖特基曲线(Mott-Schottky)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9.3 多孔Ag/ZnO复合材料的光电解水制氢活性表征(PEC)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光催化降解机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1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的吸附性能测试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1.1 多孔Ag/ZnO分级结构样品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1.2 吸附时间对多孔Ag/ZnO吸附剂吸附对刚果红的性能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1.3 多孔Ag/ZnO吸附剂吸附刚果红的动力学研究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1.4 多孔Ag/ZnO吸附剂吸附刚果红的吸附理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1.5 pH值对刚果红吸附量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Ag/ZnO纳米线分级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第52-6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g/ZnO前驱体纳米线的制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Ag/ZnO纳米线的制备第53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3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XRD表征及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孔Ag/ZnO复合材料形貌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参数对Ag/ZnO纳米线形貌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1 焙烧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2 配位剂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3 Ag掺杂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N_2等温吸附-脱附表征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Ag/ZnO纳米线样品的紫外-可见固体漫反射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Ag/ZnO纳米线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Ag/ZnO纳米线样品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1 Ag/ZnO纳米线样品光催化降解MB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2 Ag负载量对ZnO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3 Ag/ZnO纳米线样品光催化稳定性第61-62页
    4.4 样品生长机理第6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纳米带Ag/ZnO分级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第64-8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4-65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Ag/ZnO前驱体的制备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Ag/Zn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5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65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XRD表征及分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样品形貌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实验参数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1 焙烧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2 沉淀剂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3 贵金属源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光催化降解次甲基蓝性能测试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4.1 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光催化降解次甲基蓝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4.2 不同尿素用量得到的Ag/ZnO样品对MB的降解效率的影响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4.3 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光催化稳定性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4.4 香豆素荧光法检测光催化过程中·OH含量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不同尿素使用量对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光解水性能的影响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6.1 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的阻抗谱(EIS)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6.2 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的莫特-肖特基曲线(Mott-Schottky)测试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6.3 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的光电流谱(I-t)测试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6.4 纳米带Ag/ZnO组装结构的I-V曲线测试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Pt/ZnO复合材料光解水制氢性能测试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7.1 牺牲试剂对Pt/ZnO复合材料产氢量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7.2 负载贵金属Pt对ZnO光解水性能的影响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7.3 不同Pt掺杂量对ZnO光解水性能的影响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7.4 贵金属/ZnO光解水解机理第79-8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0-82页
结论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-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-In2O3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研究
下一篇: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α-蒎烯水合反应体系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