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酶制剂(酵素)论文

提取分离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生产工艺的研究
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中性蛋白酶的来源第12-14页
    1.2 中性蛋白酶的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1.3 蛋白酶的分离纯化技术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中性蛋白酶分离提取的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17-20页
第二章 中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及发酵液的预处理第20-30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试剂及实验室内检验用仪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性蛋白酶酶活力检测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中性蛋白酶热稳定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中性蛋白酶酸碱稳定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金属离子对中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蛋白浓度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中性蛋白酶发酵液湿重的检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8 固含量的检测第23页
    2.2 影响发酵液稳定性的单因素实验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中性蛋白酶发酵液放置时间对酶活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某些防腐剂对中性蛋白酶发酵液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pH值对中性蛋白酶发酵液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2.3 中性蛋白酶酶学性质和发酵液稳定性检测结果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中性蛋白酶发酵液检测结果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中性蛋白酶热稳定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中性蛋白酶酸碱稳定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金属离子对中性蛋白酶酶活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不同温度下中性蛋白酶发酵液酶活及其他指标变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某些防腐剂对中性蛋白酶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pH值对中性蛋白酶发酵液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实验室内中性蛋白酶的提取分离研究第30-50页
    3.1 固液分离方法的选择及工艺参数的确定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常用固液分离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固液分离设备的选择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提高过滤速度的主要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3.2 浓缩设备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浓缩设备的选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超滤器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 3.3 沉淀方法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确定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沉淀方法的选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盐析法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 3.4 脱盐方法的选择第36页
    3.5 干燥方法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选择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干燥方法的选择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喷雾干燥设备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选择第37-39页
    3.6 中性蛋白酶分离提取过程中其余操作参数的选择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溶液的配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发酵液的预处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淀粉添加量的确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板框过滤过滤压力的选择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过滤后滤饼顶水量的选择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超滤膜孔径大小选择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7 超滤压力的选择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8 硫酸铵添加量的选择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9 超滤除硫酸铵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0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的选择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1 喷雾干燥出风温度的选择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2 喷雾干燥加料速度的选择第42页
    3.7 实验结果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淀粉添加量的确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板框过滤过滤压力的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过滤后滤饼顶水量的选择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超滤膜孔径大小选择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5 超滤压力的选择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7.6 硫酸铵添加量的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7.7 超滤除硫酸铵加水量的选择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8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的选择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9 喷雾干燥出风温度的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0 喷雾干燥加料速度的选择第48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四章 中性蛋白酶在生产上的提取分离第50-54页
    4.1 发酵液的预处理第50页
    4.2 发酵液过滤隔膜板框压滤机的选择及操作第50-51页
    4.3 板框滤液超滤浓缩过程操作第51页
    4.4 盐析沉淀及板框过滤第51页
    4.5 超滤脱盐第51页
    4.6 喷雾干燥第51-53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 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
下一篇:纳米纤维素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