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北小屯煤矿上覆岩溶强径流带对开采影响的研究
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变量注释表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2 矿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| 第20-29页 |
2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0-22页 |
2.2 地质概况 | 第22-29页 |
3 小屯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9-39页 |
3.1 地表水系 | 第29页 |
3.2 覆岩岩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| 第29-33页 |
3.3 地下水补径排 | 第33-35页 |
3.4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| 第35-39页 |
4 覆岩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分析 | 第39-48页 |
4.1 岩溶地貌形态特征 | 第39-43页 |
4.2 覆岩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| 第43-47页 |
4.3 覆岩岩溶发育规律分析 | 第47-48页 |
5 强径流带泄水通道探查 | 第48-56页 |
5.1 泄水通道探查方法 | 第48-49页 |
5.2 连通试验步骤 | 第49-52页 |
5.3 连通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4 径流带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| 第53-56页 |
6 强径流带采动破坏规律及渗漏量计算 | 第56-76页 |
6.1 主采煤层覆岩赋存特征及工程地质类型 | 第56-63页 |
6.2 导水裂缝带发育经验公式 | 第63-66页 |
6.3 覆岩采动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| 第66-72页 |
6.4 残余隔水层采动变化分析 | 第72-74页 |
6.5 强径流带渗漏量计算 | 第74-76页 |
7 结论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0-82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