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8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6页 |
1.1.1 国家冬季采暖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1.2 空气源热泵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| 第12-14页 |
1.1.3 空气源热泵的使用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 空气源热泵表面结霜现象及其危害 | 第16-18页 |
1.2.1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表面结霜现象 | 第16-18页 |
1.2.2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表面结霜的危害 | 第18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6页 |
1.3.1 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1.3.2 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案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1.3.3 超疏水表面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24-26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| 第26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湿空气的相变及超疏水表面抑霜机理分析 | 第28-38页 |
2.1 湿空气的三相变化 | 第28-29页 |
2.1.1 水的相图 | 第28页 |
2.1.2 湿空气的相变 | 第28-29页 |
2.2 超疏水表面抑霜机理分析 | 第29-37页 |
2.2.1 水滴与冷板表面之间的传热热阻 | 第29-34页 |
2.2.2 气相生长系统的相变驱动力 | 第34-35页 |
2.2.3 气相生长系统的相变能障 | 第35-3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铝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分析 | 第38-46页 |
3.1 实验室的介绍 | 第38页 |
3.2 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案的选定 | 第38页 |
3.3 铝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实验 | 第38-44页 |
3.3.1 十四酸乙醇溶液浸泡法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3.2 十四酸乙醇溶液一步浸泡法的实验改进 | 第41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自然对流条件下低温铝片表面滴定水滴冻结实验及分析 | 第46-58页 |
4.1 冷板制冷系统实验装置 | 第46-48页 |
4.1.1 冷板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| 第46-47页 |
4.1.2 冷板制冷系统实验装置的搭建 | 第47-48页 |
4.2 实验内容与方法 | 第48-49页 |
4.2.1 滴定水滴在冷板表面冻结过程的实验 | 第48-49页 |
4.2.2 表面接触角对滴定水滴在冷板表面冻结的影响实验 | 第49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5页 |
4.3.1 滴定水滴在冷板表面冻结过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3.2 表面接触角对滴定水滴在冷板表面冻结的影响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强制对流条件下湿空气在低温铝片上的结霜实验及分析 | 第58-66页 |
5.1 强制对流冷板制冷系统实验装置的搭建 | 第58-59页 |
5.1.1 强制对流冷板制冷系统实验装置 | 第58页 |
5.1.2 强制对流冷板制冷系统实验装置搭建 | 第58-59页 |
5.2 实验内容与方法 | 第59-60页 |
5.2.1 强制对流条件下湿空气在低温铝片上的结霜实验 | 第59-60页 |
5.2.2 强制对流条件下低温铝片的融霜实验 | 第60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4页 |
5.3.1 强制对流条件下湿空气在低温铝片上的结霜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3页 |
5.3.2 强制对流调价下低温铝片的融霜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1. 结论 | 第66-67页 |
2. 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