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

中文摘要第12-13页
ABSTRACT第13-14页
0 引言第15-21页
    0.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研究缘起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0.2 研究动态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9页
    0.3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0.4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第20-21页
第一章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理论基础第21-29页
    1.1 大学生法治意识概述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法治意识要素第22-24页
    1.2 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治论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马列主义的主要法治思想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毛泽东的主要法治思想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1.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论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第27-29页
第二章 现阶段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现状第29-34页
    2.1 取得的主要成绩第29页
    2.2 存在的突出问题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法治教育吸引力不足,实效性不佳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法治教育环境中法治氛围不浓厚第32-34页
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 3.1 个人层面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大学生主人翁角色意识淡漠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较严重第34-35页
    3.2 家庭层面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家庭法治意识淡薄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家长法律素养不高第36页
    3.3 学校层面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对学生法治意识培育重视不够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对学校法治环境建设重视不够第38页
    3.4 社会层面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传统观念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立法、司法、执法水平的影响第39-40页
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分析第40-49页
    4.1 增强教育主客体法治意识,提升主客体法治能力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强化教育管理主体法治化建设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提升教育教学主体的法治素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增强教育客体的法治意识自觉第42页
    4.2 借鉴中外优秀法治教育资源,丰富法治教育内容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法治资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法律精华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注重法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第45页
    4.3 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,拓宽教育介体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提高新媒体融入法治教育的可行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增加法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第46页
    4.4 加强法治环境建设,净化教育环体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营造浓厚的社会学校法治氛围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整顿网络虚拟法治环境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第52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信公众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
下一篇: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