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于新媒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关于高校德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5 创新之处第18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2章 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第19-29页
    2.1 新媒体及其特点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新媒体的涵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新媒体的特点第20-22页
    2.2 新媒体环境及其特点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新媒体环境的涵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媒体环境的特点第23-25页
    2.3 高校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环境育人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教育内外部关系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9-38页
    3.1 高校德育建设观念较为滞后第29-30页
    3.2 新媒体的认知度有待加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新媒体德育功能认识的不足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待进合作第30-31页
    3.3 高校环境建设内容上的局限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高校德育内容有待丰富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校德育缺乏人文关怀第32页
    3.4 高校德育建设制度管理上的欠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高校德育管理机制较为欠缺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德育建设评价机制需要完善第32-33页
    3.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高校德育主体的认识较高乏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高校德育主体的高与度较高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高校德育客体的高别能高较高第34-35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5-38页
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第38-62页
    4.1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加强心理健康和网络安全教育第41-42页
    4.2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方法第4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慕课平台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增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科德育建设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推进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发挥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组织的作用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管理服务方式第52-55页
    4.3 建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的保障机制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立德育工作实施机制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推进网上网下教育齐动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构建队伍保障机制第58-6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0-62页
结论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8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Unity3D的虚拟战场环境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用友NC的采购一体化系统开发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