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3页 |
1.1 双唑杂环废水的概述 | 第15-18页 |
1.1.1 双唑杂环废水的来源 | 第15-17页 |
1.1.2 双唑杂环废水的特征 | 第17页 |
1.1.3 双唑杂环废水的治理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2 预处理技术概述 | 第18-20页 |
1.2.1 化学氧化预处理 | 第18-19页 |
1.2.2 吸附法 | 第19-20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| 第20-23页 |
1.3.1 研究背景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3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1.3.4 主要创新点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3-32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3-25页 |
2.1.1 试验原料与药剂 | 第23-25页 |
2.2 分析与计算方法 | 第25-29页 |
2.2.1 双唑杂环污染物分析法 | 第25-26页 |
2.2.2 COD的测定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2.3 活性炭表征分析 | 第27页 |
2.2.4 实验的计算 | 第27-29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9-32页 |
2.3.1 Fenton氧化处理废水实验方案 | 第29页 |
2.3.2 吸附试验方案 | 第29-32页 |
第3章 Fenton法处理双唑杂环废水实验 | 第32-52页 |
3.1 Fenton氧化法处理模拟废水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5页 |
3.1.1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1.2 Fe~(2+)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1.3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1.4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1.5 Fenton试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1.6 NaCl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1.7 简单有机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1.8 液相色谱分析 | 第40-44页 |
3.1.9 小结 | 第44-45页 |
3.2 Fenton氧化法处理实际废水试验 | 第45-50页 |
3.2.1 H_2O_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2.2 亚铁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2.3 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2.4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3.2.5 小结 | 第49-50页 |
3.3 本章讨论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活性炭吸附试验 | 第52-81页 |
4.1 活性炭的选择 | 第52-56页 |
4.1.1 不同活性炭吸附效果 | 第52页 |
4.1.2 活性炭表征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2 模拟废水吸附试验 | 第56-67页 |
4.2.1 活性炭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2.2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2.3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2.4 吸附等温线 | 第59-62页 |
4.2.5 吸附动力学 | 第62-64页 |
4.2.6 循环吸附实验 | 第64页 |
4.2.7 其他机物对吸附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4.2.8 小结 | 第66-67页 |
4.3 实际废水吸附试验 | 第67-69页 |
4.3.1 活性炭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 | 第67页 |
4.3.2 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4.3.3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4.3.4 小结 | 第69页 |
4.4 活性炭的再生 | 第69-78页 |
4.4.1 吸附模拟废水活性炭Fenton再生实验 | 第70-74页 |
4.4.2 吸附实际废水的活性炭再生 | 第74-78页 |
4.5 本章讨论 | 第78-81页 |
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81-85页 |
5.1 结论 | 第81-83页 |
5.2 建议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9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