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7-26页 |
2.1 供应商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1.1 供应商概念 | 第17页 |
2.1.2 供应商分类 | 第17-19页 |
2.1.3 供应商管理 | 第19页 |
2.2 B2C超市运作特点及对生鲜供应商需求 | 第19-20页 |
2.2.1 B2C超市运作特点 | 第19-20页 |
2.2.2 B2C超市对生鲜品供应商的需求 | 第20页 |
2.3 供应商评价常用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4 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 | 第22-25页 |
2.4.1 熵学理论的介绍 | 第22-23页 |
2.4.2 运用熵理论确定指标权重 | 第23-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DL超市生鲜供应商现状 | 第26-39页 |
3.1 DL超市简介 | 第27-31页 |
3.1.1 DL超市经营流程 | 第27-28页 |
3.1.2 DL超市收入情况 | 第28-30页 |
3.1.3 DL超市运营管理状况 | 第30页 |
3.1.4 DL超市主营构成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 DL超市生鲜品供应商现状 | 第31-34页 |
3.2.1 DL超市生鲜品供应商数量 | 第31-32页 |
3.2.2 DL超市生鲜品供应商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 | 第32-33页 |
3.2.3 DL超市生鲜品供应商运营保障情况 | 第33-34页 |
3.3 DL超市生鲜品供应商供货情况及评价体系 | 第34-38页 |
3.3.1 DL超市生鲜品供应商供货情况 | 第34-36页 |
3.3.2 DL超市生鲜品供应商评价体系 | 第36-37页 |
3.3.3 DL超市现有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| 第37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DL超市生鲜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9-55页 |
4.1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标准 | 第39-41页 |
4.1.1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的短期标准 | 第39-40页 |
4.1.2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的长期标准 | 第40-41页 |
4.2 供应商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| 第41-42页 |
4.3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| 第42-46页 |
4.3.1 商品质量指标 | 第42-43页 |
4.3.2 价格指标 | 第43-44页 |
4.3.3 交付能力指标 | 第44-45页 |
4.3.4 服务水平指标 | 第45页 |
4.3.5 信息化与标准化水平指标 | 第45-46页 |
4.4 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遴选过程 | 第46-54页 |
4.4.1 主成份下的因子分析法 | 第46-47页 |
4.4.2 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| 第47-49页 |
4.4.3 提取主成份 | 第49-51页 |
4.4.4 成分矩阵 | 第51-53页 |
4.4.5 用因子分析法遴选后的B2C超市生鲜品供应商评价指标 | 第53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DL超市生鲜品供应商评价模型选择及应用 | 第55-69页 |
5.1 供应商评价方法概述 | 第55页 |
5.2 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评价 | 第55-56页 |
5.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| 第56-58页 |
5.4 熵权灰色关联法的运用 | 第58-67页 |
5.4.1 运用熵权理论确定指标权重 | 第58-61页 |
5.4.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| 第61-67页 |
5.4.3 结果分析 | 第67页 |
5.5 B2C超市生鲜品供应商评价建议 | 第67-6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