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1.1 实验室诊断方法 | 第11-14页 |
1.1.1 培养法 | 第11-12页 |
1.1.2 免疫学法 | 第12页 |
1.1.3 分子生物学法 | 第12-14页 |
1.1.4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2 MB抗原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.1 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1 MB基因优化及载体构建 | 第16页 |
1.3.2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| 第16-17页 |
1.3.3 重组蛋白的ELISA分析 | 第17页 |
1.4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MB抗原氮端保守区的基因优化、合成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18-31页 |
2.1 材料和仪器 | 第18-21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1-26页 |
2.2.1 保守区氨基酸序列的设计 | 第21页 |
2.2.2 密码子的最优化 | 第21页 |
2.2.3 靶序列的合成 | 第21-22页 |
2.2.4 靶序列的扩增及纯化 | 第22-23页 |
2.2.5 质粒的小量制备 | 第23-24页 |
2.2.6 MB合成基因片段和载体pet-41a的双酶切 | 第24-25页 |
2.2.7 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25页 |
2.2.8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| 第25页 |
2.2.9 阳性克隆鉴定 | 第25-26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0页 |
2.3.1 MB抗原蛋白保守区的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及选择 | 第26-27页 |
2.3.2 按大肠杆菌偏好的密码子优化 | 第27-28页 |
2.3.3 重组质粒PCR鉴定 | 第28页 |
2.3.4 重组质粒测序 | 第28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(DE3)中的表达和纯化 | 第31-43页 |
3.1 材料与仪器 | 第31-33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3.2.1 重组质粒转化至表达菌株 | 第33页 |
3.2.2 SDS-PAGE测定融合蛋白分子量 | 第33-34页 |
3.2.3 重组蛋白在E.coli BL21(DE3)中的大量表达 | 第34页 |
3.2.4 SDS-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存在状态 | 第34页 |
3.3.5 重组蛋白的纯化 | 第34-3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2页 |
3.3.1 重组质粒转化至表达菌株 | 第35页 |
3.3.2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及分子量鉴定 | 第35-36页 |
3.2.3 重组蛋白的大量表达和存在状态分析 | 第36页 |
3.2.4 蛋白质纯化条件优化 | 第36-41页 |
3.2.5 目的蛋白浓度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重组蛋白ELISA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1 材料和仪器 | 第43-44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44-45页 |
4.3 实验结果 | 第45-4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现得到以下结论 | 第47-48页 |
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