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8-19页 |
1.1 紫杉醇简介 | 第8-9页 |
1.1.1 紫杉醇的化学结构及理化特性 | 第8-9页 |
1.1.2 紫杉醇的抗癌机理 | 第9页 |
1.2 紫杉醇的生产方法 | 第9-12页 |
1.2.1 人工栽培 | 第9-10页 |
1.2.2 替代植物 | 第10页 |
1.2.3 化学合成 | 第10-11页 |
1.2.4 组织及细胞培养 | 第11页 |
1.2.5 微生物发酵法 | 第11-12页 |
1.3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内生真菌发酵生产紫杉醇优点 | 第13页 |
1.5 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与相关酶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1.5.1 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| 第13-16页 |
1.5.2 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酶 | 第16-17页 |
1.5.3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PS | 第17页 |
1.6 本试验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36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9-22页 |
2.1.1 树枝采集 | 第19页 |
2.1.2 培养基 | 第19-20页 |
2.1.3 试剂盒与酶 | 第20页 |
2.1.4 药品 | 第20-21页 |
2.1.5 引物 | 第21页 |
2.1.6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2-36页 |
2.2.1 紫杉醇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| 第22-24页 |
2.2.2 产紫杉醇菌HD86-9 的形态学观察 | 第24-25页 |
2.2.3 HD86-9 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| 第25-30页 |
2.2.4 GGPPS 基因的cDNA 克隆 | 第30-36页 |
第3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51页 |
3.1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| 第36-38页 |
3.1.1 内生真菌菌株的分离 | 第36页 |
3.1.2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初筛 | 第36页 |
3.1.3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复筛 | 第36-37页 |
3.1.4 质谱法检测紫杉醇 | 第37-38页 |
3.2 菌株HD86-9 的形态学观察 | 第38-40页 |
3.2.1 菌落形态 | 第38-39页 |
3.2.2 菌体形态 | 第39-40页 |
3.3 菌株 HD86-9 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| 第40-47页 |
3.3.1 基因组DNA 的检测 | 第40-41页 |
3.3.2 扩增1851DNA 序列目的片段的检测 | 第41页 |
3.3.3 扩增ITS 序列目的片段的检测 | 第41-42页 |
3.3.4 目的片段的转化与重组体的筛选 | 第42页 |
3.3.5 目的基因的测序 | 第42-44页 |
3.3.6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44-47页 |
3.4 GGPPS 基因的cDNA 克隆 | 第47-51页 |
3.4.1 RNA 的提取及检测 | 第47-48页 |
3.4.2 GGPPS 基因的cDNA 克隆 | 第48-51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51-53页 |
4.1 产紫杉醇菌HD86-9 的菌种鉴定 | 第51页 |
4.2 高质量真菌RNA 的提取 | 第51-52页 |
4.3 RT-PCR 法克隆GGPPS 基因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