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当前我国医疗器械流通领域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医疗器械流通的基本概念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医疗器械流通的定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医疗器械流通系统第13-15页
    1.3 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相关政策与法规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医疗器械行业监督管理体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医疗保险制度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第18-20页
第2章 我国医疗器械流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0-34页
    2.1 我国医疗器械流通的发展历史回顾第20-23页
    2.2 我国医疗器械流通的发展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2.3 我国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经济学分析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医疗器械价格高昂是医疗器械市场的主要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医疗器械价格高昂原因的经济学分析第28-34页
第3章 影响我国医疗器械流通的主要因素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3.1 技术因素第34-36页
    3.2 制度因素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门槛低,流通秩序不规范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医疗器械价格监管存在空白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缺乏医疗器械配置的准入标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采购制度亟待完善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公立医院缺乏合理补偿机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第40页
    3.3 法制因素第40-42页
第4章 国外医疗器械配置和管理的经验第42-47页
    4.1 开展卫生技术评估工作第42-43页
    4.2 设备投放市场前的管理第43页
    4.3 制定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标准第43-44页
    4.4 购置审批制度第44-45页
    4.5 主张集中采购,节约资金第45页
    4.6 鼓励资源共享,提高设备利用效率第45页
    4.7 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有影响的其它措施第45-47页
第5章 解决我国医疗器械流通领域问题的对策分析第47-57页
    5.1 建立健全医院补偿机制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补偿渠道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补偿范围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补偿方式第49页
    5.2 制订医疗器械采购的准入标准第49-50页
    5.3 压缩流通环节,促进渠道扁平化、阳光化第50-51页
    5.4 建立“第三方医疗”监督机制第51-53页
    5.5 建立大型医用设备区域共享体系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实现资源共享,建立开放式服务型“中心”的必要性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实现大型医用设备开放式服务型资源共享的可行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实现大型医用设备开放式服务型资源共享的困难与障碍第54-55页
    5.6 适度政府集中生产、集中采购,保证农村基本医疗器械的有效配置第55-57页
结束语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业务流程再造设计汽车整车厂电子采购管理系统
下一篇: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向利率转变的阶段性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