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导言 | 第11-15页 |
第1 章 社区矫正制度概述 | 第15-29页 |
1.1 社区矫正的概念与特征 | 第15-18页 |
1.1.1 社区矫正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1.1.2 社区矫正的特征 | 第16-18页 |
1.2 社区矫正的理论根基 | 第18-28页 |
1.2.1 刑罚人道主义 | 第18-22页 |
1.2.2 刑罚个别化 | 第22-24页 |
1.2.3 刑罚社会化 | 第24-28页 |
1.2.4 其他有关的思想 | 第28页 |
1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2 章 我国社区矫正的实证分析 | 第29-39页 |
2.1 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与执行现状 | 第29-30页 |
2.1.1 我国社区矫正适用范围 | 第29-30页 |
2.1.2 我国社区矫正的执行现状 | 第30页 |
2.2 我国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2.2.1 社区矫正的适用率较低 | 第30-31页 |
2.2.2 社区矫正执行主体不明确 | 第31-32页 |
2.2.3 社区矫正执行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| 第32页 |
2.3 我国社区矫正必要性 | 第32-38页 |
2.3.1 是犯罪人更好的改造和回归社会的需要 | 第32-34页 |
2.3.2 是解决监狱拥挤,节省国家资源的需要 | 第34-35页 |
2.3.3 是完善我国刑罚执行体系的需要 | 第35-36页 |
2.3.4 是教育和挽救未成年罪犯人的需要 | 第36页 |
2.3.5 是保障犯罪人权益的需要 | 第36-3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 章 国外社区矫正立法与实践 | 第39-53页 |
3.1 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| 第39-43页 |
3.1.1 美国社区矫正的目的 | 第39-40页 |
3.1.2 美国社区矫正的现状 | 第40-43页 |
3.2 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| 第43-49页 |
3.2.1 英国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及其任务 | 第43-45页 |
3.2.2 社区矫正刑罚的种类 | 第45-49页 |
3.3 日本和澳大利亚社区矫正的实践 | 第49-51页 |
3.3.1 日本 | 第49-50页 |
3.3.2 澳大利亚 | 第50-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4 章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| 第53-63页 |
4.1 提高社区矫正刑比例 | 第53-56页 |
4.1.1 完善社区刑罚的刑事立法 | 第53-54页 |
4.1.2 明确规定慎用监禁刑原则 | 第54页 |
4.1.3 创设转处与刑罚易科转换制度 | 第54-56页 |
4.2 保障社区矫正刑执行力 | 第56-59页 |
4.2.1 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 | 第56-57页 |
4.2.2 合理配置社区矫正权力 | 第57-58页 |
4.2.3 提高社区矫正执行人员素质 | 第58-59页 |
4.3 确保社区矫正监管机制的实行 | 第59-61页 |
4.3.1 建立全程化网络管理和监控制度 | 第59-60页 |
4.3.2 完善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制度 | 第60-61页 |
4.3.3 健全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关核准制度 | 第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