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现状分析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本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2 移动软交换系统 | 第16-21页 |
2.1 移动软交换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| 第16-18页 |
2.2 移动软交换系统的主要信令协议 | 第18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3 基于卫星通道的移动软交换系统的模型和方案 | 第21-34页 |
3.1 系统模型 | 第21-24页 |
3.2 系统方案与结构 | 第24-25页 |
3.3 系统的工作流程 | 第25-27页 |
3.4 支持多站点的系统结构 | 第27-30页 |
3.5 传输时延和传输抖动 | 第30-33页 |
3.5.1 传输时延 | 第30-32页 |
3.5.2 传输抖动 | 第32-3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卫星通道上传输的协议设计 | 第34-46页 |
4.1 系统信令协议 | 第34-37页 |
4.2 协议参数设计 | 第37-43页 |
4.2.1 MC接口和H248 协议的参数调制 | 第38-39页 |
4.2.2 PSTN 接口和ISUP 协议的参数调制 | 第39-40页 |
4.2.3 A 接口和BSSAP 协议的参数调制 | 第40-41页 |
4.2.4 IU接口和RANAP 协议的参数调制 | 第41页 |
4.2.5 NB接口的参数调制 | 第41页 |
4.2.6 流控制传输协议的参数调制 | 第41-43页 |
4.3 参数调整的性能曲线 | 第43-4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5 基于卫星通道的移动软交换系统的仿真与测试 | 第46-58页 |
5.1 系统测试概述 | 第46-47页 |
5.2 测试环境的构建 | 第47-51页 |
5.2.1 核心网仿真软件 | 第48-49页 |
5.2.2 卫星仿真软件 | 第49-50页 |
5.2.3 测试网络结构图 | 第50-51页 |
5.3 基于卫星通道的移动软交换系统的测试 | 第51-56页 |
5.3.1 测试范围 | 第51-52页 |
5.3.2 系统功能性测试 | 第52-53页 |
5.3.3 大话务量测试 | 第53-54页 |
5.3.4 话务账单验证 | 第54-55页 |
5.3.5 传输抖动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6 总结 | 第58-60页 |
6.1 主要工作 | 第58-59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63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