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务过失犯罪基础理论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业务过失犯罪概述 | 第10-25页 |
第一节 业务的涵义 | 第10-16页 |
一、观点介绍 | 第10-12页 |
二、观点评析 | 第12-16页 |
第二节 业务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| 第16-19页 |
第三节 业务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| 第19-25页 |
一、业务过失犯罪的主体要件 | 第20-21页 |
二、业务过失犯罪的主观要件 | 第21-23页 |
三、业务过失犯罪的客观要件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业务注意义务和业务注意能力 | 第25-42页 |
第一节 业务注意义务 | 第25-32页 |
一、业务注意义务的概念和特征 | 第25-28页 |
二、业务注意义务的内容 | 第28-32页 |
第二节 业务注意能力 | 第32-38页 |
一、业务注意能力的概念 | 第33-34页 |
二、业务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 | 第34-38页 |
第三节 业务注意义务与业务注意能力的关系 | 第38-42页 |
一、注意义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 | 第38-40页 |
二、业务注意义务与业务注意能力的关系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业务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其处罚原则 | 第42-51页 |
第一节 业务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| 第42-45页 |
第二节 业务过失犯罪的处罚原则 | 第45-51页 |
第四章 业务过失犯罪的立法考察 | 第51-60页 |
第一节 中外刑法关于业务过失犯罪的立法考察 | 第51-57页 |
一、境外刑法关于业务过失犯罪的立法规定 | 第51-54页 |
二、我国刑法关于业务过失犯罪的立法规定 | 第54-56页 |
三、中外关于业务过失犯罪立法规定之比较 | 第56-57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业务过失犯罪立法的若干建议 | 第57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