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电视论文--电视中心、电视设备论文--电视节目制作设备论文--摄像机论文

摄像机标定算法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摄像机标定的主要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摄像机标定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传统标定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自标定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基于主动视觉的标定方法第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第13-15页
第二章 摄像机模型第15-23页
    2.1 摄像机针孔模型及成像原理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坐标系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摄像机模型第17-21页
    2.2 本章小结第21-23页
第三章 基于三维标定物的标定技术第23-37页
    3.1 利用最优化算法的标定技术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摄影测量学中的传统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直接线性变换方法(DLT)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利用透视变换矩阵的摄像机标定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Tsai两步标定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3.2 基于平面(二维)的标定方法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投影方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板平面和图像的单应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对内部参数的约束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几何解释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标定参数的求解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最大似然估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径向扭曲畸变估计第35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35-37页
第四章 基于一维物体的摄像机标定第37-46页
    4.1 算法简介第37-38页
    4.2 算法原理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4.3 算法实现第41-43页
    4.4 标定参数的求解第43-44页
    4.5 非线性优化第4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五章 基于交叉垂直线和空间三角形的标定算法第46-59页
    5.1 基于交叉垂直线的标定算法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标定模型的建立与标定算法的实现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算法实验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算法小结第52页
    5.2 基于空间三角形的标定方法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标定模型的建立与标定算法的实现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算法实验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算法小结第57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-68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土地利用/覆盖变化及其热环境效应研究
下一篇: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--以火电施工项目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