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山西省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持作用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立论依据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科技创新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科技创新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关系研究现状第21-24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第26-28页
2 相关基础理论第28-34页
    2.1 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知识创新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技术创新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2.2 资源型经济转型相关理论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资源型经济悖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产业结构理论第32-34页
3 科技创新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理论分析第34-44页
    3.1 科技创新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科技创新概念的界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科技创新的主体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第36-38页
    3.2 资源型经济转型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资源型经济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必要性第39页
    3.3 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优化要素投入结构第41-44页
4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和科技创新现状第44-56页
    4.1 山西资源型经济的现状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基本情况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山西资源型经济存在的问题第44-47页
    4.2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初步成效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传统产业获得提升,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壮大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第49-50页
    4.3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科技创新支持现状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,难以保证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科技人才短缺,推动转型发展的智力支撑不足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科技成果分布不合理,与转型发展的需求不匹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科技创新产出和转化率低,难以满足转型发展的需求第54-56页
5 山西省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持作用的实证研究第56-80页
    5.1 科技创新能力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资源型经济转型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9-62页
    5.2 研究方法选取第62-63页
    5.3 研究假说和理论模型第63-64页
    5.4 数据分析第64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数据的来源及预处理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权重确定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68-72页
    5.5 假设检验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假设检验结果第79-80页
6 提高山西省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持作用的对策建议第80-84页
    6.1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机制,为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第80页
    6.2 加快培养、引进科技人才,夯实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智力支撑第80-81页
    6.3 增强经费投入能力,为科技创新助推转型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第81-82页
    6.4 提升科技创新产出和转化能力,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82页
    6.5 科技创新要重点围绕新兴支柱产业,引导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第82-84页
7 结论与展望第84-86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84-85页
    7.2 创新点第85页
    7.3 展望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0页
附录第90-94页
致谢第94-96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零售企业供应链信息协同及优化
下一篇: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模式的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