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12-14页 |
0.1 稀散金属铼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发展状况 | 第14-26页 |
1.1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2 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1.2.1 单一氧化物载体 | 第15-16页 |
1.2.2 二元氧化物载体 | 第16-17页 |
1.2.3 其它载体 | 第17-18页 |
1.3 加氢脱硫工艺的研究 | 第18-20页 |
1.4 加氢脱氮工艺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1.5 加氢脱芳工艺的研究 | 第21-24页 |
1.6 选题意义及内容和创新 | 第24-26页 |
1.6.1 选题意义 | 第24页 |
1.6.2 本课题的内容及创新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6-33页 |
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26-30页 |
2.1.1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1.2 WReNi(WReCo)/SiO_2-TiO_2-ZrO_2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8-30页 |
2.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| 第30-32页 |
2.2.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 | 第30-31页 |
2.2.2 色谱条件 | 第31-32页 |
2.3 加氢脱硫、加氢脱氮、加氢脱芳转化率计算方程式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3-49页 |
3.1 载体的表征 | 第33-37页 |
3.1.1 载体的X射线衍射表征(XRD) | 第33-35页 |
3.1.2 载体的氮气吸附表征 | 第35-37页 |
3.2 WReCo/SiO_2-TiO_2-ZrO_2加氢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7-44页 |
3.2.1 W:Re:Co=8:2:2催化剂XRD和氮气吸附的表征 | 第37-40页 |
3.2.2 W:Re:Co=8:2:6催化剂XRD和氮气吸附的表征 | 第40-42页 |
3.2.3 W:Re:Co=8:2:8催化剂XRD和氮气吸附的表征 | 第42-44页 |
3.3 WReNi/SiO_2-TiO_2-ZrO_2加氢催化剂的表征 | 第44-49页 |
3.3.1 W:Re:Ni=8:2:4和W:Re:Ni=8:2:6催化剂的XRD表征 | 第44-45页 |
3.3.2 W:Re:Ni=8:2:4和W:Re:Ni=8:2:6催化剂的氮气吸附表征 | 第45-49页 |
第四章 催化剂加氢催化活性的评价 | 第49-58页 |
4.1 WReCo/SiO_2-TiO_2-ZrO_2催化剂加氢精制活性的评价 | 第49-53页 |
4.1.1 催化剂活性组分配比对催化剂催化加氢效果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1.2 反应压力对催化剂催化加氢效果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4.2 WReNi/SiO_2-TiO_2-ZrO_2催化剂加氢精制活性的评价 | 第53-58页 |
4.2.1 催化剂活性组分配比对催化剂催化加氢效果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.2.2 反应压力对WReNi/SiO_2-TiO_2-ZrO_2催化剂催化加氢效果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WReNi/SiO_2-TiO_2-ZrO_2催化剂加氢催化工艺 | 第58-63页 |
5.1 WReNi/SiO_2-TiO_2-ZrO_2催化剂正交试验的的考察 | 第58-59页 |
5.1.1 试验仪器和药品 | 第58页 |
5.1.2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| 第58-59页 |
5.2 WReNi/SiO_2-TiO_2-ZrO_2催化剂正交试验结果 | 第59-6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