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5-26页 |
1.1 杯芳烃的起源与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2 杯芳烃的选择性修饰 | 第16-20页 |
1.2.1 上缘的修饰 | 第16页 |
1.2.2 偶氮杯[4]芳烃衍生物 | 第16-17页 |
1.2.3 下缘的修饰 | 第17-18页 |
1.2.4 下缘含有杂原子的杯[4]芳烃衍生物 | 第18-20页 |
1.3 杯芳烃的应用 | 第20-24页 |
1.3.1 杯芳烃对分子和离子的识别 | 第20-22页 |
1.3.2 杯芳烃分子开关和荧光传感器 | 第22-23页 |
1.3.3 杯芳烃与逻辑门 | 第23-24页 |
1.4 本论文的工作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实验部分 | 第26-41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26-28页 |
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8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8-38页 |
2.3.1 5,11,17,23-四叔丁基-25,26,27,28-四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A)的合成 | 第28-29页 |
2.3.2 25,26,27,28-四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B)的合成 | 第29-30页 |
2.3.3 25,27-二(2-溴乙氧基)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C)的合成 | 第30-31页 |
2.3.4 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D)的合成 | 第31页 |
2.3.5 5,17-二[(3-甲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E)的合成 | 第31-32页 |
2.3.6 5,17-二[(4-氯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F)的合成 | 第32-33页 |
2.3.7 5,17-二[(4-溴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G)的合成 | 第33-34页 |
2.3.8 5,17-二[(4-甲氧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H)的合成 | 第34-35页 |
2.3.9 5,17-二[(2-甲氧甲酰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 I)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2.3.10 5-[(1-蒽醌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J)的合成 | 第36-38页 |
2.4 以吗啉为螯合基团的偶氮杯[4]芳烃衍生物的紫外-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 | 第38-41页 |
2.4.1 化合物标准溶液的配制 | 第38页 |
2.4.2 金属盐溶液的配制 | 第38页 |
2.4.3 紫外-可见光谱的测定 | 第38-39页 |
2.4.4 荧光光谱的测定 | 第39-41页 |
第3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67页 |
3.1 化合物结构的表征 | 第41-48页 |
3.1.1 5,11,17,23-四叔丁基-25,26,27,28-四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A) | 第41页 |
3.1.2 25,26,27,28-四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B) | 第41-42页 |
3.1.3 25,27-二(2-溴乙氧基)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C) | 第42页 |
3.1.4 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D) | 第42-43页 |
3.1.5 5,17-二[(3-甲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E) | 第43-44页 |
3.1.6 5,17-二[(4-氯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F) | 第44-45页 |
3.1.7 5,17-二[(4-溴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G) | 第45-46页 |
3.1.8 5,17-二[(4-甲氧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H) | 第46页 |
3.1.9 5,17-二[(2-甲氧甲酰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 I) | 第46-47页 |
3.1.10 5-[(1-蒽醌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J) | 第47-48页 |
3.2 5,17-二[(2-甲氧甲酰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 I)合成条件的优化 | 第48-50页 |
3.3 5-[(1-蒽醌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J)合成条件的优化 | 第50-52页 |
3.4 5,17-二[(3-甲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E)的光谱性质 | 第52-55页 |
3.4.1 溶剂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3.4.2 化合物E加入各种金属离子的紫外-可见光谱 | 第53-54页 |
3.4.3 荧光光谱的测定 | 第54-55页 |
3.5 5,17-二[(4-甲氧基苯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H)的光谱性质 | 第55-57页 |
3.5.1 溶剂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3.5.2 化合物H加入各种金属离子的紫外-可见光谱 | 第56-57页 |
3.5.3 荧光光谱的测定 | 第57页 |
3.6 5,17-二[(2-甲氧甲酰基苯基)偶.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I)的光谱性质 | 第57-62页 |
3.6.1 溶剂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3.6.2 化合物I加入各种金属离子的紫外-可见光谱 | 第58-59页 |
3.6.3 化合物I与Nd~(3+)的摩尔比测定 | 第59-61页 |
3.6.4 荧光光谱的测定 | 第61-62页 |
3.7 5-[(1-蒽醌基)偶氮基]-25,27-二[2-(N-吗啉基)乙氧基]-26,28-二羟基杯[4]芳烃(化合物J)的光谱性质 | 第62-67页 |
3.7.1 溶剂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3.7.2 化合物J加入各种金属离子的紫外-可见光谱 | 第63-64页 |
3.7.3 化合物J在乙腈中对稀土金属离子的色变识别功能 | 第64页 |
3.7.4 化合物J与Nd~(3+)的摩尔比测定 | 第64-65页 |
3.7.5 荧光光谱的测定 | 第65-67页 |
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4.1 结论 | 第67页 |
4.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| 第67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附录 | 第76-9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