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传统超硬材料概述 | 第13-15页 |
1.2.1 金刚石 | 第13-14页 |
1.2.2 立方氮化硼(c-NB) | 第14页 |
1.2.3 碳化硼(BXC) | 第14-15页 |
1.3 新型AlMgB14的结构与性质 | 第15-18页 |
1.3.1 AlMgB14结构 | 第15-16页 |
1.3.2 力学性能 | 第16-17页 |
1.3.3 电磁性能 | 第17-18页 |
1.3.4 膨胀系数 | 第18页 |
1.4 AlMgB14的制备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1 高温常压合成法 | 第18页 |
1.4.2 放电等离子烧结法 | 第18页 |
1.4.3 两步热处理法 | 第18-19页 |
1.4.4 磁控溅射法镀AlMgB14薄膜 | 第19页 |
1.5 脆硬材料的摩擦磨损研究 | 第19-22页 |
1.5.1 金刚石的摩擦磨损 | 第19-20页 |
1.5.2 立方氮化硼的摩擦磨损 | 第20-21页 |
1.5.3 硬质陶瓷的摩擦磨损 | 第21-22页 |
1.6 脆硬陶瓷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7 本文的选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、方法及设备 | 第26-36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2.1.1 试验原材料 | 第26-27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2.1 非相变第二相颗粒增韧 | 第27页 |
2.2.2 压痕法 | 第27页 |
2.2.3 摩擦磨损试验 | 第27-28页 |
2.2.4 热重法-高温抗氧化试验 | 第28页 |
2.3 试验主要设备 | 第28-32页 |
2.3.1 手套箱 | 第28-29页 |
2.3.2 FAPAS装置 | 第29页 |
2.3.3 HT-1000 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 | 第29-30页 |
2.3.5 马弗炉 | 第30-32页 |
2.4 样品的测试和性能表征 | 第32-36页 |
2.4.1 密度测试 | 第32页 |
2.4.2 硬度及断裂韧性测试 | 第32页 |
2.4.3 滑动摩擦系数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2.4.4 磨损率的测定 | 第33页 |
2.4.5 摩擦副微观形貌及成分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4.6 高温氧化速率的测定 | 第34页 |
2.4.7 氧化层及断面的微观形貌及成分分析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AlMgB14及AlMgB14/TiB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| 第36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6页 |
3.2 AlMgB14块体制备及微观形貌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2.1 AlMgB14的烧结工艺 | 第36页 |
3.2.2 XRD及微观形貌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3 AlMgB14/TiB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形貌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3.1 AlMgB14/TiB2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 | 第38页 |
3.3.2 XRD及微观形貌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4 AlMgB14及AlMgB14/TiB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| 第41-43页 |
3.5 超细 TiB2颗粒增强增韧机理 | 第43-46页 |
第四章 AlMgB14-30wt.%TiB2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| 第46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46页 |
4.2 试验工艺参数的确定 | 第46-49页 |
4.2.1 试验技术路线 | 第46页 |
4.2.2 摩擦副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4.2.3 对偶球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4.2.4 摩擦盘的确定 | 第48页 |
4.2.5 摩擦磨损试验参数 | 第48-49页 |
4.3 AlMgB14-30wt.%TiB2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 | 第49-54页 |
4.3.1 摩擦性能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.2 摩擦表面轮廓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3 摩擦表面物相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.4 摩擦表面微观形貌及成分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4 高温摩擦磨损机理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AlMgB14-30wt.%TiB2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| 第56-70页 |
5.1 引言 | 第56页 |
5.2 试验工艺参数的确定 | 第56-57页 |
5.2.1 样品加工 | 第56页 |
5.2.2 实验步骤及参数 | 第56-57页 |
5.3 AlMgB14-30wt.%TiB2的氧化动力学 | 第57-60页 |
5.3.1 单位面积增重与氧化时间的关系 | 第57页 |
5.3.2 抛物线氧化速率常数 | 第57-59页 |
5.3.3 氧化扩散激活能 | 第59-60页 |
5.4 AlMgB14-30wt.%TiB2的微观组织变化 | 第60-65页 |
5.4.1 氧化层表面的物相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4.2 氧化层表面的SEM与EDS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4.3 氧化层截面的SEM与EDS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5 高温氧化机理 | 第65-70页 |
5.5.1 氧化热力学分析 | 第65-67页 |
5.5.2 氧化过程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5.3 高温抗氧化模型 | 第68-7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