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理论论文--调制理论论文

非合作接收条件下调制识别与参数估计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自动调制识别技术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调制参数估计技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单信道时频混叠信号的调制识别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1.3 课题思路及主要工作第19-21页
    1.4 论文整体结构第21-22页
第二章 循环平稳分析理论第22-3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循环平稳分析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循环平稳基本概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各统计量之间的关系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循环平稳有关性质及优势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循环平稳有关性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循环平稳分析特点及优势第27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衰落信道下多载波信号的调制识别第30-4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0页
    3.2 调制识别算法原理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循环平稳特征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循环平稳性检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调制识别算法第35-37页
    3.3 性能仿真与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仿真条件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信噪比对调制识别正确率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多普勒频偏对调制识别正确率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多径时延对调制识别正确率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四章 衰落信道下MFSK信号符号速率估计快速算法第42-5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4.2 符号速率估计原理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号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戈泽尔算法简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符号速率的估计第43-47页
    4.3 性能仿真与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信噪比对符号速率估计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普勒频偏对符号速率估计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多径时延对符号速率估计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算法比对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实际信号测试第51-5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五章 盲接收条件下单信道时频混叠信号的调制识别第54-6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4页
    5.2 调制识别算法原理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信号模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常用调制信号的二阶循环平稳结构特征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循环平稳性及截面特征检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调制识别算法第60-62页
    5.3 性能仿真与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仿真条件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仿真实验第64-6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六章 系统实现及性能测试分析第68-76页
    6.1 课题平台简介第68-69页
    6.2 应用层系统设计与实现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宽带信号检测功能测试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调制识别模块功能测试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参数估计模块功能测试第73-75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结束语第76-78页
致谢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6页
附录1 缩略词第86-88页
作者简历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杜甫诗歌异文研究
下一篇:中学语文古诗词主题教学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