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目录 | 第10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 钢轨核伤检测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2 基于SIMPACK的钢轨核伤建模 | 第18-32页 |
2.1 钢轨核伤病害 | 第18-21页 |
2.1.1 钢轨核伤的产生机理及扩展 | 第18-20页 |
2.1.2 钢轨核伤拟合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2 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概述 | 第21-23页 |
2.2.1 SIMPACK建模四要素 | 第22页 |
2.2.2 SIMPACK弹性体建模 | 第22-23页 |
2.3 基于核伤钢轨的整车动力学模型 | 第23-30页 |
2.3.1 刚性轮轨接触模型的建立 | 第23-26页 |
2.3.2 车辆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26-28页 |
2.3.3 存在核伤病害的弹性钢轨建模 | 第28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3 钢轨核伤处转向架加速度信号的时频分析 | 第32-50页 |
3.1 时域分析理论 | 第32-33页 |
3.2 时域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2.1 时域波形对比 | 第33-34页 |
3.2.2 时域特征值对比 | 第34-36页 |
3.3 频域分析理论 | 第36-37页 |
3.3.1 频谱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2 频域特征值 | 第37页 |
3.4 频域分析 | 第37-43页 |
3.4.1 幅值谱 | 第37-38页 |
3.4.2 功率谱 | 第38-41页 |
3.4.3 频域特征值对比 | 第41-43页 |
3.5 不同车速下的车辆转向架振动加速度信号时频特性 | 第43-48页 |
3.5.1 时域特性 | 第43-45页 |
3.5.2 频谱特性 | 第45-4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4 小波分析及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 | 第50-77页 |
4.1 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 | 第50-54页 |
4.2 小波分析在钢轨核伤检测中的应用 | 第54-61页 |
4.3 希尔伯特黄变换 | 第61-72页 |
4.3.1 希尔伯特黄变换(HHT)的基本原理 | 第61-65页 |
4.3.2 希尔伯特-黄变换(HHT)在钢轨核伤检测中的应用 | 第65-71页 |
4.3.3 运营车速对检测信号边际谱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4.4 系统模态分析 | 第72-7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5 上海地铁1号线实际数据分析 | 第77-83页 |
5.1 现场实际数据的采集 | 第77-78页 |
5.2 上海地铁1号线现场数据的时频分析 | 第78-81页 |
5.3 本章总结 | 第81-83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3-85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83-84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8-9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