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悬架功用及分类 | 第10-12页 |
1.3 减振器的发展历史 | 第12-14页 |
1.4 减振器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建模与特性分析 | 第16-50页 |
2.1 液压减振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| 第16-19页 |
2.1.1 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6-18页 |
2.1.2 减振器的特性 | 第18-19页 |
2.2 原车减振器理论建模及验证 | 第19-23页 |
2.2.1 减振器流体力学基础 | 第19-20页 |
2.2.2 阀片建模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2.3 原车减振器建模及验证 | 第22-23页 |
2.3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工作原理 | 第23-25页 |
2.4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数学建模 | 第25-32页 |
2.4.1 复原行程 | 第26-29页 |
2.4.2 压缩行程 | 第29-31页 |
2.4.3 储油腔压强分析 | 第31页 |
2.4.4 减振器阻尼力的表达 | 第31-32页 |
2.5 振幅相关组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2-46页 |
2.5.1 有限元法介绍 | 第32-34页 |
2.5.2 软件介绍 | 第34-37页 |
2.5.3 振幅相关组件有限元建模 | 第37-40页 |
2.5.4 计算结果 | 第40-46页 |
2.6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 Simulink 模型的建立及阻尼特性分析 | 第46-48页 |
2.6.1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 Simulink 模型 | 第46页 |
2.6.2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特性分析 | 第46-4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3章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优化设计 | 第50-58页 |
3.1 1/4 车辆模型 | 第50-51页 |
3.2 路面模型 | 第51-53页 |
3.3 平顺性评价指标 | 第53-54页 |
3.4 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54-56页 |
3.4.1 行驶工况的划分 | 第54页 |
3.4.2 约束条件 | 第54页 |
3.4.3 优化目标 | 第54-55页 |
3.4.4 优化过程和优化结果 | 第55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4章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外特性试验及仿真分析 | 第58-64页 |
4.1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试验设定 | 第58-60页 |
4.1.1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样件 | 第58-59页 |
4.1.2 试验设备 | 第59页 |
4.1.3 试验内容 | 第59-60页 |
4.2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| 第60-62页 |
4.2.1 试验数据处理 | 第60-61页 |
4.2.2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5章 车辆性能仿真应用 | 第64-74页 |
5.1 平顺性仿真结果 | 第64-68页 |
5.1.1 A 级路面 | 第64-66页 |
5.1.2 B 级路面 | 第66-67页 |
5.1.3 C 级路面 | 第67-68页 |
5.2 膜式振幅相关减振器对车辆姿态影响 | 第68-71页 |
5.2.1 整车动力学建模 | 第68-70页 |
5.2.2 三种操稳工况仿真 | 第70-7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1-74页 |
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4页 |
6.2 全文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