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4-16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6-23页 |
2.1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信用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1.1 信用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2.1.2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的相关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2 关于信用评价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2.1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2 信用评价模型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3 关于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4 相关评述 | 第21-23页 |
3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| 第23-34页 |
3.1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发展势头良好 | 第23-27页 |
3.1.1 立法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保障 | 第23-24页 |
3.1.2 经济形势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| 第24-26页 |
3.1.3 技术提供了基础支撑 | 第26-27页 |
3.2 国内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提供了有效参考 | 第27-28页 |
3.3 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支撑 | 第28-30页 |
3.4 国内信用评级业务未涉及跨境电子商务领域 | 第30-31页 |
3.5 受到信用基础数据分离的严重制约 | 第31-34页 |
4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| 第34-42页 |
4.1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内涵 | 第34-35页 |
4.2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4 基于博弈论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5 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6 基于信号理论分析 | 第40-42页 |
5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2-55页 |
5.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| 第42-43页 |
5.2 指标选取的现实依据 | 第43-48页 |
5.2.1 基于企业角度的分析 | 第43-45页 |
5.2.2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本身的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2.3 基于与传统贸易比较的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3 信用评价指标选取 | 第48-50页 |
5.4 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50-55页 |
6 基于模糊理论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构建 | 第55-65页 |
6.1 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 | 第55-57页 |
6.2 基于模糊理论的信用评价模型构建 | 第57-64页 |
6.2.1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| 第57-58页 |
6.2.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| 第58-60页 |
6.2.3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构建 | 第60-64页 |
6.3 小结 | 第64-65页 |
7 结论与建议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