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现状研究 | 第12页 |
1.2.2 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意义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影响因素和阻力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4 跨境人民币流动及业务的风险与挑战研究 | 第14页 |
1.2.5 跨境人民币流动监测研究 | 第14页 |
1.2.6 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云南省跨境人民币流动现状、特色与问题 | 第17-31页 |
2.1 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流动现状 | 第17-23页 |
2.1.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现状 | 第17-19页 |
2.1.2 跨境人民币流动业务和产品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1.3 跨境人民币流动涉及地域现状 | 第20-22页 |
2.1.4 跨境人民币流动政策支撑体系现状 | 第22-23页 |
2.2 跨境人民币流动业务特色 | 第23-25页 |
2.2.1 小货币结算中心渐成规模 | 第23-24页 |
2.2.2 边贸人民币结算业务不断深入 | 第24页 |
2.2.3 地摊银行“阳光化”工作有序推进 | 第24-25页 |
2.3 跨境人民币流动存在问题 | 第25-31页 |
2.3.1 人民币流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| 第25-26页 |
2.3.2 跨境人民币流动业务创新动力机制有待完善 | 第26页 |
2.3.3 跨境人民币流动风险敞口依然较大 | 第26-27页 |
2.3.4 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贡献还较小 | 第27-28页 |
2.3.5 跨境人民币流动溢出效应尚不明显 | 第28页 |
2.3.6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云南省跨境人民币流动路径与业务模式 | 第31-51页 |
3.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| 第31-35页 |
3.1.1 代理行模式 | 第31页 |
3.1.2 清算行模式 | 第31-32页 |
3.1.3 专业账户模式 | 第32页 |
3.1.4 现金结算模式 | 第32页 |
3.1.5 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 | 第32-34页 |
3.1.6 案例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 人民币跨境投资 | 第35-41页 |
3.2.1 外商用人民币境内直接投资 | 第35-36页 |
3.2.2 企业走出去用人民币直接投资 | 第36-37页 |
3.2.3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| 第37页 |
3.2.4 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| 第37-38页 |
3.2.5 银行间债券市场 | 第38页 |
3.2.6 人民币衍生产品 | 第38-40页 |
3.2.7 案例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3 人民币跨境融资 | 第41-46页 |
3.3.1 外保内贷 | 第41-43页 |
3.3.2 内保外贷 | 第43-44页 |
3.3.3 其他形式担保贷款 | 第44-46页 |
3.3.4 案例分析 | 第46页 |
3.4 跨境人民币现钞流动 | 第46-51页 |
3.4.1 跨国货币调运 | 第46-47页 |
3.4.2 货币携带出入境 | 第47-48页 |
3.4.3 沿边地摊银行 | 第48-49页 |
3.4.4 案例分析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跨境人民币流动业务创新对策与建议 | 第51-57页 |
4.1 探索人民币回流云南模式 | 第51-52页 |
4.2 探索地方政府人民币债券发行 | 第52页 |
4.3 探索地方政府人民币投贷资金和金融投资控股公司境外投资 | 第52-53页 |
4.4 探索设立类似于深圳前海的云南省产业资金池 | 第53-54页 |
4.5 探索设立更加灵活的边贸银行 | 第54-55页 |
4.6 探索建立小货币交易市场 | 第55-57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