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专用汽车论文

全地域无托带轮间隔式履带行动机构的研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及目的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来源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目的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情况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情况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履带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与建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车辆地面力学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-21页
第2章 全地域无托带轮间隔式履带行动机构方案设计第21-34页
    2.1 全地域车辆行驶条件第21-22页
    2.2 ZSD171型履带式全地域车主要性能技术指标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总体方案第23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全地域间隔式履带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防脱离抗侧磨损大直径橡胶负重轮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弹性重心和质量重心重合的扭杆弹簧设计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整体式轻量化平衡肘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多齿啮合驱动轮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超轻式诱导轮及微型张紧装置第31-3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3章 履带驱动器/支撑关键部件力计算与其仿真分析第34-58页
    3.1 基于平衡肘落地角度的扭杆弹簧计算与形变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参数化模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工作直径计算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最大扭矩计算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有限元建模与形变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结果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3.2 平衡肘与橡胶负重轮轮辋之间力传递与形变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最大垂直 / 侧向载荷作用下平衡肘与轮辋的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有限元建模与形变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结果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3.3 极限载荷和驱动啮合工况作用下的拱形履带板形变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拱形履带板设计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有限元建模与形变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结果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3.4 侧传动输出的最大扭矩和履带张紧力叠加作用下驱动轮形变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驱动轮的计算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有限元建模与形变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结果分析第52页
    3.5 诱导轮及曲臂形变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基于履带张紧力作用下诱导轮的计算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于履带约束反力作用下的曲臂受力计算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有限元建模与形变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结果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4章 基于ATV软件间隔式履带行动机构贝克车辆通过性动态仿真与实验第58-74页
    4.1 履带式全地域车虚拟样机的建立第58页
    4.2 履带式全地域车行驶能力贝克车辆通过性计算第58-59页
    4.3 车辆在松软地面上的土壤阻力计算第59-60页
    4.4 基于滑转率的履带的最大土壤总推力FH m a x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土壤总推力与匀速状态下滑转率关系计算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干砂土壤滑转速度与时间关系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雪地土壤滑转速度与时间关系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沼泽土壤滑转速度与时间关系第64-65页
    4.5 基于AT V软件滑转率仿真与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4.6 新旧行动机构啮合寿命对比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间隔式履带履带板齿与传统啮合履带销受力对比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间隔式履带驱动轮与传统式履带驱动轮转矩对比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4.7 ZSD171履带式全地域车行驶实验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最大速度行驶实验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30°坡爬坡实验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越障实验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越沟实验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5 水中和雪地通过性实验第72-73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结论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个人简历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PS优化模型在L炼化企业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省邮政分公司ERP财务管理模块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