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9-1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20页 |
2.1 关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2.1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2.1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2.2 关于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价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3 信用评价研究 | 第15-18页 |
2.3.1 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2.3.2 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8-20页 |
3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 | 第20-28页 |
3.1 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3.1.1 P2P网络借贷 | 第20页 |
3.1.2 P2P网络借贷平台 | 第20-21页 |
3.2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 | 第21-23页 |
3.2.1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平台数量 | 第21-23页 |
3.2.2 P2P网络借贷的成交数据 | 第23页 |
3.3 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的基本情况及特征分析 | 第23-26页 |
3.3.1 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的基本情况 | 第23-25页 |
3.3.2 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4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8-54页 |
4.1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28页 |
4.2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价候选指标的确定 | 第28-33页 |
4.2.1 第三方评级机构的评价指标 | 第29-30页 |
4.2.2 已有研究文献的评价指标 | 第30页 |
4.2.3 候选指标的确定 | 第30-33页 |
4.3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价候选指标的筛选 | 第33-44页 |
4.3.1 候选指标的数据来源和标准化处理 | 第33-38页 |
4.3.2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指标筛选 | 第38-40页 |
4.3.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标筛选 | 第40-44页 |
4.4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| 第44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5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价的实证研究 | 第54-70页 |
5.1 平台选择和数据来源 | 第54-55页 |
5.2 信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55-66页 |
5.2.1 指标的主观赋权: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| 第55-59页 |
5.2.2 指标的客观赋权 | 第59-64页 |
5.2.3 Theil不等系数组合赋权 | 第64-66页 |
5.3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价结果 | 第66-67页 |
5.4 信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检验 | 第67-6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6 结论及展望 | 第70-72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70页 |
6.2 主要创新 | 第70-71页 |
6.3 不足和展望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