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1. 导论 | 第13-22页 |
·选题的背景、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7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思路与框架 | 第17-20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2. 金融抑制环境下中国现代典当业的性质研究:文献综述 | 第22-48页 |
·国外关于典当质贷业的研究概述 | 第23-37页 |
·国内关于典当质贷业的研究概述 | 第37-45页 |
·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45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3. 中国典当市场的供给:独特的典当形式及政府规制 | 第48-66页 |
·中国典当业的历史变迁及其简要特点 | 第48-52页 |
·房地产抵押典当:承继与创新 | 第52-57页 |
·中国的典权制度 | 第53-55页 |
·典权的承继与创新 | 第55-57页 |
·财产权利质押典当 | 第57-61页 |
·财产权利质押典当的特点 | 第57-59页 |
·香溢融通财产权利质押典当风险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典当市场的政府规制 | 第61-66页 |
·市场准入的隐性管制 | 第61-62页 |
·典当企业自身的融资严格管制 | 第62-63页 |
·利率上限的严格管制 | 第63-64页 |
·超越行规的绝当品处置规制 | 第64-66页 |
4. 典当市场上的融资需求与融资主体:投资主导型典当与消费主导型典当的性质界定 | 第66-85页 |
·典当的流程及性质类型 | 第67-70页 |
·典当的流程 | 第67-69页 |
·典当的性质类型 | 第69-70页 |
·中国旧式典当业的性质界定 | 第70-75页 |
·中外现代典当业的性质界定 | 第75-81页 |
·中外典当业平均典当额的差异 | 第76-79页 |
·中外典当业当户与当物的差异 | 第79-81页 |
·中国低收入者不去典当行借贷的原因 | 第81-83页 |
·中外典当性质的界定 | 第83-85页 |
5. 典当市场中小企业当户的融资模型 | 第85-94页 |
·中小企业当户的特点 | 第86-88页 |
·企业融资模型 | 第88-91页 |
·技术成熟型中小企业当户的急需借贷:一个角点解 | 第91-94页 |
6. 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及其解释 | 第94-103页 |
·金融抑制环境下典当的供给及其约束 | 第94-97页 |
·融资成本、融资替代与中国典当业的"亏损之谜" | 第97-103页 |
·经济刺激计划与典当业的亏损 | 第98-101页 |
·经济紧缩政策与典当业的业务回升 | 第101-103页 |
7 结论、启示及中国典当业的发展取向 | 第103-114页 |
·结论与启示 | 第103-104页 |
·中国典当业的完善思路及发展取向 | 第104-114页 |
·典当业的应对思路 | 第104-107页 |
·政府规制需进一步完善 | 第107-112页 |
·中国典当业的发展取向 | 第112-1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4-127页 |
附录 | 第127-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