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理学论文--普通生理学论文

基于尿液对中缅树鼩(Tupaia belangeri)繁殖生物学的化学通讯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符号说明第8-13页
第1章 前言第13-15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5-23页
    2.1 实验动物及生境第15页
    2.2 实验动物处理第15页
    2.3 实验处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三种来源尿液挥发性成分实验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不同繁殖期雌性尿液气味识别实验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非繁殖期雄性识别雌性身体气味和尿液气味实验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笼养中缅树鼩行为观察实验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雌性中缅树鼩不同生理期血液指标实验第16页
    2.4 实验方法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三种来源尿液挥发性成分的GC-MS测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雄性中缅树鼩对不同繁殖期雌性尿液气味识别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非繁殖期中缅树鼩对同种尿液的识别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笼养中缅树鼩的活动规律观察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雌性中缅树鼩不同生理期血液指标测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数据分析方法第21-23页
第3章 三种来源的中缅树鼩尿液挥发性成分分析第23-33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结果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三种来源尿液的挥发性化学组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三种来源尿液挥发性化学组成的比较第24-31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三种来源尿液挥发性成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三种来源尿液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第32-33页
第4章 雄性中缅树鼩对不同繁殖期雌性尿液气味识别第33-43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4.2 结果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雄性中缅树鼩对雌性中缅树鼩不同繁殖期的尿液响应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发情期、怀孕期和哺乳期雌性尿液挥发性成分第34-40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雄性中缅树鼩对不同繁殖期雌性尿液的识别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繁殖期雌性尿液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第40-43页
第5章 非繁殖期中缅树鼩对同种尿液的识别第43-50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44页
    5.2 结果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非繁殖期中缅树鼩对不同性别身体气味的识别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非繁殖期中缅树鼩对不同性别尿液气味的识别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非繁殖期中缅树鼩不同性别尿液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雌雄中缅树鼩对自身和其它同性中缅树鼩尿液气味的识别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雌个体交配前后尿液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第47页
    5.3 讨论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身体气味在性别识别中的作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尿液在性别识别中的作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雌性交配后尿液物质变化第49-50页
第6章 笼养中缅树鼩的行为观察第50-61页
    6.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0页
    6.2 结果第50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行为模式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昼夜活动节律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社群行为第56-59页
    6.3 讨论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行为模式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择偶行为第60-61页
第7章 雌性中缅树鼩不同生理期血液指标分析第61-67页
    7.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1页
    7.2 结果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三种来源的血液指标水平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非发情期和怀孕期血液指标水平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发情期和未发情期血液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第63-65页
    7.3 讨论第65-67页
第8章 文献综述第67-75页
    8.1 哺乳动物的化学通讯研究概述第67-68页
    8.2 感知信息素的神经通路第68-69页
    8.3 尿液中信息素的功能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8.3.1 求偶和繁殖状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8.3.2 识别作用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8.3.3 领域标记作用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8.3.4 维持社会等级第71页
    8.4 尿液在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因素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8.4.1 遗传因素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8.4.2 生理因素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8.4.3 生态因素第72页
    8.5 血液和尿液中生殖激素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第72-73页
    8.6 中缅树鼩繁殖生物学研究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8.6.1 中缅树鼩繁殖行为研究第73-75页
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3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第83-84页
致谢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芸豆植物凝集素及其制剂的生殖生物学相关性质研究
下一篇:基于EAHAM模型的小学媒介素养课程适应性导航的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