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中期京江鲍氏三女史诗词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·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| 第7-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8-9页 |
第2章 鲍氏三女史生平家世交游考 | 第9-24页 |
·鲍氏三姐妹家世考 | 第9-13页 |
·鲍氏三姐妹的祖父鲍彝 | 第9-10页 |
·鲍氏三姐妹的父亲鲍皋 | 第10页 |
·鲍氏姐妹母亲陈蕊珠 | 第10-11页 |
·鲍氏姐妹长兄鲍之钟 | 第11-12页 |
·鲍氏姐妹侄子鲍文逵 | 第12-13页 |
·鲍氏姐妹生平考 | 第13-15页 |
·鲍之兰生平考 | 第13页 |
·鲍之蕙生平考 | 第13-14页 |
·鲍之芬生平考 | 第14-15页 |
·鲍氏姐妹交游考 | 第15-24页 |
·家居式交游 | 第16-18页 |
·社交式交游 | 第18-21页 |
·公众式交游 | 第21-24页 |
第3章 鲍氏三女史的创作渊源及其文学思想 | 第24-30页 |
·鲍氏三女史的创作渊源 | 第24-28页 |
·鲍氏三女史的家学渊源 | 第24-27页 |
·鲍之蕙的师承渊源 | 第27-28页 |
·鲍氏三女史的文学思想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鲍氏三女史诗歌题材内容研究 | 第30-41页 |
·赠答唱和诗中勾勒出的日常生活场景 | 第30-33页 |
·依依不舍的送别场景 | 第30-31页 |
·温馨愉快的聚会场景 | 第31-32页 |
·孤独寂寞的思念场景 | 第32-33页 |
·写景纪游诗展现出的性格特征与思想境界 | 第33-36页 |
·咏物题画诗中流露出的心境与才情 | 第36-41页 |
·在咏物题画诗中展露自己的才情 | 第36-37页 |
·借咏物题画诗寄寓自己的心境 | 第37-41页 |
第5章 鲍氏三女史诗歌艺术风貌研究 | 第41-55页 |
·鲍之兰诗歌的艺术风貌——清新旷达,温婉自然 | 第41-45页 |
·月意象——鲍之兰独到的对月情怀 | 第41-43页 |
·在细致的描写中营造清旷的意境 | 第43-44页 |
·语言平易浅近,生新自然 | 第44-45页 |
·鲍之蕙诗歌的艺术风貌——雅正清和,骨重神清 | 第45-50页 |
·意象灵动,语词隽洁 | 第45-47页 |
·诗律工细,章法深稳 | 第47-49页 |
·风格并存,骨重神清 | 第49-50页 |
·鲍之芬诗歌的艺术风貌——清淑流丽,端雅凝练 | 第50-55页 |
·清淑流丽的闺阁写作 | 第50-51页 |
·端雅凝练的文人写作 | 第51-55页 |
第6章 《三秀斋词抄》研究 | 第55-59页 |
·《三秀斋词抄》的基本内容 | 第55-56页 |
·《三秀斋词抄》的艺术风貌 | 第56-58页 |
·对《三秀斋词》的评价 | 第58-59页 |
第7章 结语 | 第59-61页 |
附录A 鲍氏三姐妹诗歌纪年 | 第61-63页 |
附录B 鲍氏三姐妹作品入选各选本情况 | 第63-65页 |
附录C 鲍氏姐妹版本著述情况汇总表 | 第65-66页 |
附录D 鲍氏姐妹家族谱系图 | 第66-67页 |
附录E 鲍氏姐妹夫家家族谱系图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