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电子数字计算机(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)论文--运算器和控制器(CPU)论文

多核处理器中具有临界区的多线程调度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引言第11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结构第14-15页
第2章 多核处理器及线程调度算法第15-22页
    2.1 多核体系结构第15页
    2.2 多核处理器的分类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同构多核处理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典型的异构多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第16-18页
    2.3 现有的多核处理器的任务调度算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静态调度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动态调度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两种算法的比较总结第20页
    2.4 临界资源及临界区介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临界资源介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临界区与加速临界区思想第2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 Forest任务模型与CSTS算法第22-36页
    3.1 相关定义第22-24页
    3.2 Forest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树结构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线程节点第24-25页
    3.3 存储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线程数据类型定义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树节点存储结构定义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树存储结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森林存储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3.4 就绪线程的选择第26-27页
    3.5 线程优先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临界区优先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线程树剩余总时间较大的优先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EW较小的优先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优先级计算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3.6 临界区同核调度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临界区与共享数据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临界区的同核调度第28-30页
    3.7 算法流程第30-32页
    3.8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实验环境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3.9 本章总结第34-36页
第4章 临界区迁移策略及其改进第36-45页
    4.1 ACS方法介绍第36页
    4.2 IACS体系结构第36-37页
    4.3 优先级因子计算方法第37页
    4.4 IACS设计思路第37-39页
    4.5 编译器/库支持第39页
    4.6 硬件支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低速核上的改变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临界区请求缓冲区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高速核的改变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互连结构延伸第39-40页
    4.7 操作系统支持第40页
    4.8 IACS算法第40页
    4.9 实验过程与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9.1 实验环境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9.2 测试程序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9.3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4.10 本章总结第43-45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电网逆变器的并联控制策略研究
下一篇:能源互联网大数据流异常检测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