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家畜论文--猪论文

猪Bic基因两种单倍型与Foxp3结合能力差异对miR-155表达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缩略词表(ABBREVIATIONS)第11-12页
1 前言第12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2-13页
    1.2 Micro RNA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Micro RNA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Micro RNA在免疫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Micro RNA对免疫系统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猪抗病相关的Micro RNA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1.3 miR-155 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miR-155 影响免疫反应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Poly I:C刺激对miR-155 表达水平的影响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miR-155 靶基因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4 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调节性T细胞的特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在调节性T细胞内转录因子Foxp3发挥的作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Foxp3-miR155-Treg信号通路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-21页
2 技术路线、材料与方法第21-38页
    2.1 技术路线第21页
    2.2 材料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猪组织样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细胞系、载体、菌株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试验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主要生化试剂的配置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主要数据库和生物学软件第24页
    2.3 方法第2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SNP关联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流式细胞仪分选猪Treg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细胞培养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载体的构建及相关试验方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细胞转染试验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Poly I:C刺激试验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蛋白表达量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数据统计分析第37-38页
3 结果第38-53页
    3.1 两种单倍型个体的研究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A/C两种单倍型个体鉴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流式细胞仪分选湖北白猪两种单倍型的调节性T细胞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湖北白猪两种单倍型的调节性T细胞RNA-Seq数据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3.2 杜二F2群体两种单倍型个体表达谱芯片分析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两种单倍型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两种单倍型差异表达基因功能聚类第45-48页
    3.3 转录因子Foxp3的结合能力检测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Foxp3载体构建和超表达检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EMSA实验检测Foxp3与A/C的结合能力差异第49-50页
    3.4 Poly I:C刺激对miR-155 表达的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Poly I:C刺激 3D4/21 不同时间点miR-155 的表达水平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Poly I:C刺激之后转录因子Foxp3对miR-155 表达水平的调控第51-53页
4 讨论第53-58页
    4.1 关于转录组测序及表达谱芯片数据讨论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Treg细胞分选结果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Treg细胞测序研究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杜二F2群体表达谱芯片讨论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4.2 关于Foxp3蛋白在猪Bic基因上结合位点研究的讨论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猪Bic基因突变对Foxp3结合差异的影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miR-15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Poly I:C刺激之后Foxp3调控的信号通路第56-57页
    4.3 关于下一步工作的计划第57-58页
5 小结第58-60页
    5.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第58页
    5.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第58-59页
    5.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鼠不同类型植入前胚胎细胞的转录组比较分析
下一篇:miR-638通过SPAG1介导调控猪睾丸支持细胞生长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