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研究背景 | 第15-53页 |
1.1 团簇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2 含碳团簇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1.2.1 含碳团簇概述 | 第16-17页 |
1.2.2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 | 第17页 |
1.2.3 富勒烯-二茂铁杂化团簇 | 第17-22页 |
1.3 含硼团簇研究现状 | 第22-33页 |
1.3.1 含硼团簇概述 | 第22-23页 |
1.3.2 全硼团簇 | 第23-27页 |
1.3.3 硼烷团簇 | 第27-31页 |
1.3.4 硼-金属杂化团簇 | 第31-33页 |
1.4 多中心键概述 | 第33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3-34页 |
1.6 参考文献 | 第34-53页 |
第2章 量子化学理论及相关计算方法 | 第53-74页 |
2.1 密度泛函理论 | 第53-57页 |
2.1.1 理论基础 | 第53-54页 |
2.1.2 Kohn-Sham方程与交换-关联能 | 第54-56页 |
2.1.3 赝势 | 第56页 |
2.1.4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 | 第56-57页 |
2.2 化学键分析方法 | 第57-63页 |
2.2.1 分子轨道理论 | 第57-58页 |
2.2.2 自然键轨道理论 | 第58-60页 |
2.2.3 AdNDP方法 | 第60-63页 |
2.3 芳香性及其判据 | 第63-66页 |
2.4 参考文献 | 第66-74页 |
第3章 C_(60)二茂铁杂化团簇I_h-C_(60)(FeCp)_(12)的结构与成键理论研究 | 第74-93页 |
3.1 引言 | 第74-75页 |
3.2 计算方法 | 第7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5页 |
3.3.1 结构与稳定性 | 第75-77页 |
3.3.2 化学键分析 | 第77-80页 |
3.3.3 芳香性 | 第80-82页 |
3.3.4 合成路径预测 | 第82-85页 |
3.4 结论 | 第85-86页 |
3.5 参考文献 | 第86-93页 |
第4章 硼氢二元团簇B_xH_y(x+y=20)势能面搜索及其结构相图与成键规律研究 | 第93-120页 |
4.1 引言 | 第93-94页 |
4.2 计算方法 | 第94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94-113页 |
4.3.1 结构优化 | 第94-100页 |
4.3.2 结构相图 | 第100-102页 |
4.3.3 成键分析 | 第102-110页 |
4.3.4 芳香性 | 第110-112页 |
4.3.5 讨论 | 第112-113页 |
4.4 结论 | 第113-114页 |
4.5 参考文献 | 第114-120页 |
第5章 硼双环-过渡金属包夹团簇M@B_(2n)(M=Ti,Cr, Fe,Ni,Zn;n=6,7,8)的理论研究 | 第120-139页 |
5.1 引言 | 第120-121页 |
5.2 计算方法 | 第121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21-131页 |
5.3.1 结构与稳定性 | 第121-123页 |
5.3.2 电子结构 | 第123-130页 |
5.3.3 芳香性 | 第130-131页 |
5.4 结论 | 第131-132页 |
5.5 参考文献 | 第132-13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9-142页 |
6.1 结论 | 第139-140页 |
6.2 展望 | 第140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-14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