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热能论文

高湿气体开式热泵余热回收技术研究

摘要第11-13页
ABSTRACT第13-14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7页
    1.1 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能源现状与相关政策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资源第16页
    1.2 热泵在燃煤锅炉余热回收中的应用分析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燃煤锅炉烟气余热资源的特点及利用方式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热泵技术在锅炉烟气余热中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吸收式热泵的研究进展第19-23页
    1.3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关键技术问题第25-27页
第二章 开式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实验系统设计第27-49页
    2.1 开式吸收式热泵的原理第27-29页
    2.2 开式吸收式热泵工质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系统工质选择的要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金属卤素溶液的特点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氯化钙溶液的基本物理性质第31-34页
    2.3 实验系统设计第3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系统工艺流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拟烟气系统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吸收系统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再生系统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换热装置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实验测量系统第4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6-49页
第三章 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实验研究第49-67页
    3.1 溶液吸收过程实验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吸收工况的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溶液流量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溶液温度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溶液浓度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3.2 溶液再生过程实验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再生工况的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溶液浓度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再生温度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再生压力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3.3 换热设备实验校核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3.4 系统整体性能分析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系统热力学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系统运行结果第62-6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四章 开式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工艺模拟计算第67-83页
    4.1 模拟软件的选择第67-68页
    4.2 实验系统模拟流程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设计过程的简化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物性方法的设定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操作单元的选择及系统模拟流程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吸收式热泵系统工况设定第72页
    4.3 吸收式热泵系统变参数模拟分析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系统内各模块的校核计算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热泵系统模拟结果及分析第76-8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0-83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3-85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83-84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91页
致谢第91-9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煤热解气氛下S、Hg协同反应的试验研究
下一篇:改性赤泥催化剂制备及其脱硝性能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