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名词索引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前言 | 第12-13页 |
1.2 SERS纳米探针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| 第13-15页 |
1.3 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| 第15-18页 |
1.4 碳纳米管诊疗一体化研究 | 第18-23页 |
1.4.1 碳纳米管概述 | 第18-19页 |
1.4.2 碳纳米管功能化修饰 | 第19-20页 |
1.4.3 功能化碳纳米管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| 第20-23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基于碳纳米管/金属复合物的SERS光学探针 | 第25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25-26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6-28页 |
2.2.1 实验原料 | 第26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2.3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2.4 功能化CNTs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2.5 CNTs/Au和CNTs/Au@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2.2.6 SERS光谱的测量 | 第28页 |
2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28-32页 |
2.3.1 CNTs/Au和CNTs/Au@Ag的特征表征 | 第28-31页 |
2.3.2 CNTs/Au@Ag的SERS特性表征 | 第31-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基于SERS技术pH探针的制备与应用 | 第33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33-34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4-36页 |
3.2.1 实验原料 | 第34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34-35页 |
3.2.3 pATP标记的Au@Ag/MWCNTs的制备 | 第35页 |
3.2.4 细胞培养和细胞成活率检测(MTT) | 第35-36页 |
3.2.5 SERS光谱采集 | 第36页 |
3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36-46页 |
3.3.1 Au@Ag/MWCNTs表征 | 第36-39页 |
3.3.2 Au@Ag/MWCNTs的pH传感特性研究 | 第39-43页 |
3.3.3 细胞内pH值检测 | 第43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基于碳纳米管的pH敏感纳米药物载体的细胞内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| 第47-62页 |
4.1 前言 | 第47-48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8-51页 |
4.2.1 实验原料 | 第48页 |
4.2.2 实验仪器 | 第48-49页 |
4.2.3 多功能碳纳米管药物载体的制备 | 第49-51页 |
4.2.4 细胞培养 | 第51页 |
4.2.5 细胞存活率实验 | 第51页 |
4.3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51-61页 |
4.3.1 Au@Ag NPs与Au@Ag/MWCNTs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| 第51-53页 |
4.3.2 4MBA标记Au@Ag/MWCNTs及其pH传感特性研究 | 第53-55页 |
4.3.3 荧光与SERS成像 | 第55-56页 |
4.3.4 单细胞内的pH分布成像 | 第56-58页 |
4.3.5 抗肿瘤药物装载及细胞外释放实验 | 第58-59页 |
4.3.6 细胞内的药物释放示踪及细胞活性实验 | 第59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基于碳纳米管/金属复合物的双药物载体研究 | 第62-82页 |
5.1 引言 | 第62-63页 |
5.2 抗肿瘤药物6TG和DOX双药物载体释放研究 | 第63-73页 |
5.2.1 实验部分 | 第63-66页 |
5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3页 |
5.3 基于大内径碳纳米管的双药物载体及其药物释放特性 | 第73-80页 |
5.3.1 实验部分 | 第73-75页 |
5.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