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--煤的加工利用论文

褐煤提质过程的同步热分析与工艺系统集成
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-5页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符号说明第13-14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干燥的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褐煤干燥的理论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热分析研究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热重分析TG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TG与DSC同步热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1.4 CO制氢工艺的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1-24页
第二章 褐煤提质热分析数据测定研究第24-36页
    2.1 实验测定系统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装置描述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原理与测定步骤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装置的可靠性验证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实验样品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实验条件第27页
    2.4 数据测定结果第27-34页
    2.5 数据质量评价第34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34-36页
第三章 褐煤提质过程同步热分析动力学第36-62页
    3.1 数据处理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3.2 活化能E的计算结果第37-39页
    3.3 指前因子A与机理函数f(α)的计算结果第39-52页
    3.4 锡林浩特褐煤提质的质量动力学与热动力学模型的比较第52-54页
    3.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活化能E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机理函数f(α)与指前因子A第56-59页
    3.6 提质过程的质量与能量转换特征第59-60页
    3.7 小结第60-62页
第四章 褐煤提质与炉气制氢过程联产模拟第62-74页
    4.1 工艺系统描述第62-63页
    4.2 计算机模拟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系统基本参数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拟假设第65页
    4.3 模拟结果第65-68页
    4.4 能量分析第68-72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72-74页
第五章 结论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致谢第80-82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-84页
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4-85页
附件第85-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D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改进方案研究
下一篇:刑事错案防范问题研究--以十起典型刑事错案为研究背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