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目录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4页 |
1.1 芳香烃化合物概述 | 第12-17页 |
1.1.1 多环芳烃的分子结构与化学特性 | 第13-15页 |
1.1.2 多环芳烃的毒性与致癌性 | 第15-16页 |
1.1.3 多环芳烃主要来源 | 第16-17页 |
1.2 苯并芘的概述 | 第17-27页 |
1.2.1 苯并芘的理化性质 | 第17-18页 |
1.2.2 苯并芘在环境的分布 | 第18-21页 |
1.2.3 苯并芘的危害 | 第21-23页 |
1.2.4 苯并芘的采样方法 | 第23-24页 |
1.2.5 苯并芘的提取方法 | 第24-26页 |
1.2.6 苯并芘的检测方法 | 第26-27页 |
1.3 山西省焦化行业污染现状 | 第27-31页 |
1.3.1 炼焦生产与污染物排放 | 第27-29页 |
1.3.2 焦化行业苯并芘污染现状 | 第29-31页 |
1.3.3 焦化无组织排放污染现状 | 第31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| 第31-34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34-48页 |
2.1 样品的采集 | 第34-38页 |
2.1.1 采样点选择 | 第34页 |
2.1.2 采样前准备 | 第34-35页 |
2.1.3 采样方式 | 第35-38页 |
2.2 样品的预处理 | 第38-39页 |
2.3 样品的定性分析 | 第39-41页 |
2.4 样品的定量方法 | 第41-45页 |
2.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(QA/QC) | 第45-48页 |
2.5.1 系统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| 第45页 |
2.5.2 空白实验 | 第45-46页 |
2.5.3 加标回收率实验 | 第46-48页 |
第三章 炼焦排放芳香烃与苯并芘排放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| 第48-74页 |
3.1 相关性计算与曲线拟合 | 第48-50页 |
3.1.1 相关性计算原理 | 第48-49页 |
3.1.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原理 | 第49-50页 |
3.2 厂区环境空气中芳香烃与苯并芘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| 第50-59页 |
3.2.1 焦炉顶无组织排放源芳香烃与苯并芘浓度相关性 | 第50-55页 |
3.2.2 焦化厂区芳香烃与苯并芘浓度相关性 | 第55-59页 |
3.3 装煤出焦过程中芳香烃与苯并芘浓度的相关性 | 第59-67页 |
3.3.1 装煤过程中芳香烃与苯并芘浓度的相关性 | 第59-63页 |
3.3.2 出焦过程中芳香烃与苯并芘浓度的相关性 | 第63-67页 |
3.4 燃烧室废气中芳香烃与苯并芘浓度的相关性 | 第67-71页 |
3.4.1 燃烧室废气中芳香烃与苯并芘的浓度水平分析 | 第67-68页 |
3.4.2 燃烧室废气中芳香烃与苯并芘的相关性分析 | 第68-71页 |
3.5 各采样点芳香烃与苯并芘的浓度和相关性对比分析 | 第71-74页 |
3.5.1 各采样点芳香烃与苯并芘的浓度对比分析 | 第71-72页 |
3.5.2 各采样点芳香烃与苯并芘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| 第72-74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