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税法论文

财产社会责任与税法理论创新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目录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财产权的公益限制及其属性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所有权社会化之争论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历史研究的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14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14-15页
第2章 财产社会责任概述第15-23页
    2.1 财产社会责任的界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产生背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涵义第15-16页
    2.2 财产及其分类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财产的涵义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财产的分类及本文所指的财产第18-19页
    2.3 财产社会责任的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理论渊源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现实依据第21-23页
第3章 财产社会责任与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关联第23-30页
    3.1 财产法律属性的双重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民法层面上的财产权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宪法层面上的财产权第23-24页
    3.2 财产社会责任与保护的历史考察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财产社会责任与保护考察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资本主义社会早期财产社会责任与保护考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现代财产社会责任与保护状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当代西方国家财产社会责任与保护考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当代中国财产社会责任与保护考察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4章 财产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定性第30-36页
    4.1 财产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财产的道德义务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财产的法定义务第30-31页
    4.2 税收的法定性与公益性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税收的法定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税收的公益性第32-33页
    4.3 税收是财产社会责任的途径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所得税与财产税征收的正当性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消费税与资源环境税征收的正当性分析第34-36页
第5章 财产社会责任与税收立法模式的转换第36-43页
    5.1 税法理论和指导思想的转换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传统税法理论的局限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当代社会税收立法的理论基础第37-38页
    5.2 税法原则的创新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公平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受益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量能课税原则第40-41页
    5.3 当代中国税法主体税种的转换第41-43页
第6章 结论第43-45页
    6.1 财产具有双重属性第43页
    6.2 税收是财产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第43页
    6.3 财产社会责任是当代社会税收立法的理论基础第43页
    6.4 当代中国税法主体税种应由流转税向财产税、所得税、消费税等税种转换第43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作者简介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完善我国行政和解制度研究
下一篇:新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