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3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0-23页 |
2.1 系统总体结构 | 第20页 |
2.2 数据采集节点 | 第20-21页 |
2.3 数据传输机制 | 第21页 |
2.4 监测预警平台 | 第21页 |
2.5 数据库 | 第21-22页 |
2.6 预警管理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专业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| 第23-42页 |
3.1 系统方案设计 | 第23-25页 |
3.1.1 专业监测系统总体结构图 | 第23页 |
3.1.2 监测预警平台实现方案的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1.3 搭建 Web 服务的几种技术对比 | 第24-25页 |
3.1.4 数据传输方案选择 | 第25页 |
3.2 专业监测预警平台的实现 | 第25-42页 |
3.2.1 JSP 网站开发模式设计 | 第25-26页 |
3.2.2 搭建预警平台开发环境 | 第26页 |
3.2.3 串口读写模块 | 第26-27页 |
3.2.4 PDU 数据解码模块 | 第27-29页 |
3.2.5 PDU 数据编码模块 | 第29页 |
3.2.6 北斗数据解码与编码模块 | 第29-30页 |
3.2.7 前台展示模块 | 第30-33页 |
3.2.8 后台管理模块 | 第33-37页 |
3.2.9 预警处理模块 | 第37-39页 |
3.2.10 数据库结构设计模块 | 第39-42页 |
第4章 群测群防监测系统设计 | 第42-56页 |
4.1 系统方案设计 | 第42-45页 |
4.1.1 系统总体结构图 | 第42-43页 |
4.1.2 数据传输方案选择 | 第43-44页 |
4.1.3 群测群防接收平台搭建 | 第44-45页 |
4.1.4 终端系统选择 | 第45页 |
4.2 群测群防通讯终端软件的实现 | 第45-56页 |
4.2.1 搭建 Android 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| 第45-46页 |
4.2.2 基于 Tomcat 的 Web 应用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| 第46页 |
4.2.3 Android 系统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.4 终端软件结构设计 | 第47-48页 |
4.2.5 信息录入模块 | 第48-49页 |
4.2.6 HTTP 通信封装模块 | 第49-51页 |
4.2.7 定位模块 | 第51-52页 |
4.2.8 软件操作向导模块 | 第52-54页 |
4.2.9 数据库设计模块 | 第54-56页 |
第5章 网络通信设计 | 第56-71页 |
5.1 群测群防 Web 接收平台的实现 | 第56-62页 |
5.1.1 Servlet 技术介绍 | 第56-57页 |
5.1.2 Servlet 数据接收模块设计方案 | 第57-58页 |
5.1.3 接收平台结构 | 第58页 |
5.1.4 doget 方法的实现 | 第58-60页 |
5.1.5 dopost 方法的实现 | 第60-62页 |
5.2 群测群防通信协议设计 | 第62-69页 |
5.2.1 终端与 Web 服务器交互协议设计 | 第62-65页 |
5.2.2 终端与内网数据库的 P2P 通信协议设计 | 第65-69页 |
5.3 专业监测通信协议设计 | 第69-71页 |
5.3.1 专业监测网络通信分析 | 第69页 |
5.3.2 通信协议设计 | 第69-71页 |
第6章 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示范应用 | 第71-80页 |
6.1 专业监测示范区示范应用 | 第71-76页 |
6.1.1 示范区概况 | 第71-72页 |
6.1.2 专业监测预警平台打包 | 第72-73页 |
6.1.3 专业监测预警平台配置 | 第73-74页 |
6.1.4 地表裂缝监测示范点 | 第74-75页 |
6.1.5 地表倾斜度监测示范点 | 第75页 |
6.1.6 降雨量监测示范点 | 第75-76页 |
6.2 群测群防监测示范区示范应用 | 第76-80页 |
6.2.1 示范区概况 | 第76页 |
6.2.2 群测群防监测终端配置与操作 | 第76-78页 |
6.2.3 群测群防监测平台应用实例 | 第78-80页 |
结论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