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苯并[a]芘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 苯并[a]芘的几种主要前体化合物 | 第13-15页 |
1.2.1 甾醇类化合物 | 第13-14页 |
1.2.2 多酚类化合物 | 第14页 |
1.2.3 茄尼醇类化合物 | 第14-15页 |
1.3 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[a]芘释放量的研究 | 第15-18页 |
1.3.1 溶剂提取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3.2 滤棒技术 | 第16-17页 |
1.3.3 叶组配方技术 | 第17页 |
1.3.4 卷烟纸技术 | 第17-18页 |
1.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 | 第20-29页 |
2.1 实验原理 | 第20-21页 |
2.1.1 萃取溶剂的实验室选择 | 第20-21页 |
2.1.2 烟气“稀释”技术 | 第21页 |
2.2 前体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 | 第21-25页 |
2.2.1 烟草中甾醇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| 第21-24页 |
2.2.2 烟草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| 第24页 |
2.2.3 烟草中茄尼醇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| 第24-25页 |
2.3 主要的实验仪器简介 | 第25-29页 |
2.3.1 椭圆面红外线镜面反射炉 | 第25-26页 |
2.3.2 动态水分吸附仪(DVS) | 第26-27页 |
2.3.3 热重分析仪 | 第27页 |
2.3.4 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27-28页 |
2.3.5 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(GC-MS)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前体化合物的筛选 | 第29-37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29-32页 |
3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29页 |
3.1.2 试验方法 | 第29-32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2.1 甾醇类化合物对主流烟气中苯并[a]芘贡献研究 | 第32-34页 |
3.2.2 多酚类化合物对主流烟气中苯并[a]芘贡献研究 | 第34-36页 |
3.2.3 茄尼醇对主流烟气中苯并[a]芘贡献研究 | 第3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烟丝95%乙醇提取液的研究 | 第37-47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37-39页 |
4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37页 |
4.1.2 试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6页 |
4.2.1 提取液的GC/MS分析 | 第39-45页 |
4.2.2 提取液各组分的BaP释放量 | 第45页 |
4.2.3 不同回加比例对BaP释放量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95%醇萃取烟丝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 | 第47-59页 |
5.1 实验部分 | 第47-49页 |
5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47-48页 |
5.1.2 试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7页 |
5.2.1 乙醇萃取对烟丝中苯并[a]芘前体化合物含量研究 | 第49-52页 |
5.2.2 醇萃取对烟丝物理性质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5.2.3 醇萃取烟丝的热分析研究 | 第54-57页 |
5.2.4 醇萃取对烟丝苯并[a]芘释放量的影响研究 | 第57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95%乙,醇萃取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| 第59-64页 |
6.1 实验部分 | 第59-60页 |
6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59页 |
6.1.2 实验方法 | 第59-60页 |
6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3页 |
6.2.1 烟支物理指标 | 第60-61页 |
6.2.2 烟气常规 | 第61页 |
6.2.3 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 | 第61-62页 |
6.2.4 正常烟丝、萃取烟丝和总浸膏之间的苯并[a]芘释放量关系 | 第62-63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64-66页 |
7.1 结论 | 第64页 |
7.2 创新点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4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