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公共资源理论的网络知识产权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、研究现状(文献综述)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、理论基础 | 第11-14页 |
1.3.1 洛克财产权劳动理论 | 第11页 |
1.3.2 公地悲剧理论 | 第11-13页 |
1.3.3 公共资源理论 | 第13页 |
1.3.4 知识产权公有领域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网络知识产品 | 第15-19页 |
2.1 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知识产品比较 | 第15-17页 |
2.1.1 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异 | 第15-16页 |
2.1.2 网络空间的知识产品 | 第16-17页 |
2.2 网络信息中的公共资源 | 第17-19页 |
2.2.1 已经开放的公共资源 | 第17页 |
2.2.2 尚未开放的公共资源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| 第19-27页 |
3.1 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 | 第19-21页 |
3.1.1 立法缺失 | 第19-20页 |
3.1.2 侵权类型多样化 | 第20-21页 |
3.2 网络公共资源面临的威胁 | 第21-24页 |
3.2.1 版权扩张 | 第21-23页 |
3.2.2 信息共享网站的弊端 | 第23-24页 |
3.3 对创新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3.3.1 对原创者的束缚 | 第24-25页 |
3.3.2 对创新者的围困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网络公共领域知识产品用户看法分析 | 第27-37页 |
4.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| 第27-36页 |
4.2 结论及意义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创建网络公共信息领域知识产权新模式 | 第37-50页 |
5.1 网络分层模式 | 第37-40页 |
5.1.1 物理层 | 第38-39页 |
5.1.2 代码层 | 第39页 |
5.1.3 内容层 | 第39-40页 |
5.2 权利限制模式 | 第40-42页 |
5.2.1 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 | 第40-42页 |
5.2.2 精神权利的限制 | 第42页 |
5.3 信息共享模式 | 第42-47页 |
5.3.1 扩大公共资源范围 | 第42-45页 |
5.3.2 加强信息共享网站的管理 | 第45-46页 |
5.3.3 改变网上资源下载的收费模式 | 第46-47页 |
5.3.4 改变文化产业的利润分配 | 第47页 |
5.4 立法保护模式 | 第47-50页 |
5.4.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| 第47-48页 |
5.4.2 制定专门法律 | 第48页 |
5.4.3 保障公民对网络公共资源的使用权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0页 |
研究的不足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附录一 | 第53-54页 |
附录二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