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

湿地植物叶片重金属含量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中文文摘第5-7页
目录第7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高光谱估算植被生化组分含量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外高光谱重金属含量估算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技术路线第16-18页
第2章 研究区介绍与数据采集第18-22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介绍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数据采集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植物样品采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土壤样品采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叶片光谱数据获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叶片重金属含量测定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土壤重金属测定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第21-22页
第3章 光谱特征参量提取及生化物质含量估算方法第22-34页
    3.1 光谱特征参量提取方法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导数光谱分析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“三边”参量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连续统去除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植被指数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本文采用的特征参量第27-28页
    3.2 生化物质含量估算方法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统计回归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估算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本文采用模型及精度分析第32-34页
第4章 芦苇叶片铅和铜含量高光谱估算第34-48页
    4.1 芦苇叶片铅(Pb)含量高光谱估算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Pb含量与高光谱变量相关性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芦苇叶片铅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芦苇叶片铅含量估算模型精度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4.2 芦苇叶片铜(Cu)含量高光谱估算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Cu含量与高光谱变量相关性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芦苇叶片铜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芦苇叶片铜含量估算模型精度分析第45-48页
第5章 互花米草叶片铅和铜含量高光谱估算第48-60页
    5.1 互花米草叶片铅(pb)含量估算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Pb含量与高光谱变量相关性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互花米草叶片铅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互花米草叶片铅含量估算模型精度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5.2 互花米草叶片铜(Cu)含量估算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Cu含量与高光谱变量相关性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互花米草叶片铜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互花米草叶片铜含量估算模型精度分析第58-60页
第6章 两种湿地植被叶片铅和铜含量估算第60-72页
    6.1 相关分析第60-65页
    6.2 湿地植被重金属含量估算模型第65-69页
    6.3 估算模型精度评定第69-70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70-72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2-74页
    7.1 结论与讨论第72-73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80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0-82页
致谢第82-84页
个人简历第84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闽江口湿地信息提取方法及动态变化研究
下一篇:基于PLS方法的铁观音茶树叶片营养成分含量高光谱估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