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商标善意共存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我国商标善意共存的现状与不足 | 第11-17页 |
第一节 我国商标善意共存的司法现状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我国商标善意共存规则适用的不足 | 第13-17页 |
一、 商标善意共存规则适用范围存在瑕疵 | 第13-15页 |
二、 商标善意共存判定标准模糊 | 第15-16页 |
三、 对商标善意共存规则的立法缺失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商标善意共存之法理分析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商标善意共存是对商标侵权的抗辩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商标善意共存立足于商标功能论 | 第18-20页 |
第三节 商标善意共存保护信赖利益 | 第20-22页 |
一、 商标共存协议下的信赖利益 | 第20-21页 |
二、 公权力下的信赖利益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国外商标善意共存的判定因素 | 第22-38页 |
第一节 主观善意 | 第24-26页 |
一、 善意知情说 | 第25-26页 |
二、 商誉故意损害说 | 第26页 |
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时间和地域 | 第26-32页 |
一、 商标使用 | 第27-29页 |
二、 商标使用的时间 | 第29-30页 |
三、 商标使用的地域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混淆可能性 | 第32-35页 |
第四节 商标共存协议 | 第35-38页 |
一、 商标共存协议与混淆可能性 | 第35-36页 |
二、 商标共存协议与公共利益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我国商标善意共存规则的适用及完善 | 第38-56页 |
第一节 我国商标善意共存的判定因素 | 第38-44页 |
一、 主观善意 | 第39-40页 |
二、 混淆可能性 | 第40-43页 |
三、 特殊历史背景 | 第43-44页 |
四、 商标共存协议 | 第44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商标善意共存制度 | 第44-56页 |
一、 规范我国商标善意共存的判定因素 | 第44-50页 |
二、 我国商标善意共存制度的立法建议 | 第50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4-65页 |
后记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