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混凝土拱坝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有限元仿真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1.1 混凝土拱坝的发展 | 第8-9页 |
1.1.2 拱坝温度场及应力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1.3 拱坝温度场及应力场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0-11页 |
1.2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有限元程序模拟大坝混凝土内部温度场的理论 | 第13-32页 |
2.1 温度场有限元理论 | 第13-20页 |
2.1.1 热传导方程 | 第13-15页 |
2.1.2 初值和边界条件 | 第15-16页 |
2.1.3 气温边界 | 第16-17页 |
2.1.4 不稳定温度场隐式解法 | 第17-20页 |
2.2 混凝土内部水管冷却算法 | 第20-22页 |
2.3 热学参数反演 | 第22-27页 |
2.3.1 导温系数α的反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.2 表面散热系数反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3.3 内部水管参数反演 | 第26-27页 |
2.4 应力场计算理论 | 第27-32页 |
2.4.1 温度徐变应力计算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4.2 混凝土徐变度的表达式 | 第28页 |
2.4.3 混凝土徐变应力的有限元隐式解法 | 第28-30页 |
2.4.4 应力场有限元理论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大岗山双曲拱坝温度场及应力场有限元仿真 | 第32-61页 |
3.1 大岗山双曲拱坝工程概况 | 第32-38页 |
3.1.1 工程概况 | 第32-34页 |
3.1.2 气温条件 | 第34-35页 |
3.1.3 大坝温度控制 | 第35-38页 |
3.2 大岗山双曲拱坝建模 | 第38-41页 |
3.2.1 大岗山双曲拱坝的整体模型 | 第38页 |
3.2.2 典型坝段建模 | 第38-41页 |
3.2.3 输出数据 | 第41页 |
3.3 温度场及应力场模拟程序介绍 | 第41-43页 |
3.4 程序模拟温度场及应力场的过程 | 第43-61页 |
3.4.1 温度场及应力场模拟所需参数取值 | 第43-46页 |
3.4.2 施工期温度场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6页 |
3.4.3 施工期应力场结果与分析 | 第56-61页 |
第四章 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措施研究 | 第61-69页 |
4.1 拱坝温度控制标准 | 第61-63页 |
4.2 拱坝温度控制防裂措施 | 第63-66页 |
4.3 混凝土拱坝温控重点、难点和对策 | 第66-67页 |
4.4 温控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2页 |
5.1 结论 | 第69-70页 |
5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