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星通信抗干扰及其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
| 摘要 | 第9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1.2.1 抗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1.2.2 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卫星通信常用抗干扰技术分析 | 第17-33页 |
| 2.1 卫星通信面临的干扰 | 第17-19页 |
| 2.2 多波束天线抗干扰技术 | 第19-24页 |
| 2.2.1 多波束天线抗干扰原理 | 第19-21页 |
| 2.2.2 多波束天线抗干扰性能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2.3 跳频抗干扰技术研究 | 第24-32页 |
| 2.3.1 跳频原理及模型 | 第24-27页 |
| 2.3.2 仿真平台设计思路及方案 | 第27-30页 |
| 2.3.3 仿真平台性能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传输抗灵巧干扰研究 | 第33-48页 |
| 3.1 基于卫星通信的灵巧干扰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3.1.1 灵巧干扰的概念 | 第33-34页 |
| 3.1.2 卫星通信中的灵巧干扰 | 第34-36页 |
| 3.2 基于同步头的灵巧干扰设计 | 第36-39页 |
| 3.3 物理层安全传输抗干扰技术 | 第39-45页 |
| 3.3.1 物理层安全传输基本原理 | 第39-40页 |
| 3.3.2 多天线波束成形技术 | 第40-43页 |
| 3.3.3 人工噪声干扰辅助技术 | 第43-45页 |
| 3.4 物理层安全传输抗干扰性能仿真 | 第45-47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四章 卫星通信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| 第48-71页 |
| 4.1 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| 第48-49页 |
| 4.2 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49-58页 |
| 4.2.1 卫星通信抗干扰体系框架结构 | 第49-52页 |
| 4.2.2 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| 第52-53页 |
| 4.2.3 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| 第53-56页 |
| 4.2.4 指标灵敏度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4.3 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性和可靠性验证 | 第58-61页 |
| 4.3.1 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性验证 | 第58-60页 |
| 4.3.2 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可靠性验证 | 第60-61页 |
| 4.4 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| 第61-68页 |
| 4.5 卫星通信抗干扰性能评估平台设计 | 第68-70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结束语 | 第71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|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