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相位剪切操作非对称光学加密系统的安全性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页 |
1.2 光学图像加密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3 光学加密系统密码分析学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光学加密系统 | 第15-28页 |
2.1 典型的光学加密系统 | 第15-19页 |
2.1.1 基于 4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加密系统 | 第15-16页 |
2.1.2 基于菲涅尔变换的双随机相位加密系统 | 第16-17页 |
2.1.3 基于联合变换相关器的随机相位加密系统 | 第17-19页 |
2.2 数值模拟 | 第19-24页 |
2.3 局限性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基于相位剪切操作非对称光学加密系统 | 第28-36页 |
3.1 非对称密码学概念 | 第28-29页 |
3.2 PTFT加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| 第29-32页 |
3.3 数值模拟 | 第32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基于杨-顾恢复算法的密文攻击 | 第36-46页 |
4.1 相位恢复算法 | 第36-38页 |
4.1.1 GS算法 | 第36-37页 |
4.1.2 杨-顾算法 | 第37-38页 |
4.2 密文攻击过程 | 第38-40页 |
4.3 算法的优化和攻击效果的提高 | 第40-45页 |
4.3.1 杨-顾算法的优化 | 第40-42页 |
4.3.2 改进的算法攻击加密系统 | 第42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