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财经新媒体公信力建设研究--以“财新网”为例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绪论第11-14页
    一、研究动因与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第12-14页
第一章 财经媒体公信力与“财新网”第14-27页
    一、媒体公信力释义第14-15页
    二、我国财经媒体概况与“财新网”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财经媒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财经媒体的分类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财经媒体公信力危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“财新网”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三、“财新网”公信力调查第19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问卷设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问卷统计分析第20-27页
第二章 内容是媒介公信力的基础第27-42页
    一、全面的网站内容第27-29页
    二、及时且积极介入公众议题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议程设置与媒介功能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积极介入反腐议题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从“安邦”系列报道看“财新网”的财经事件报道第31-32页
    三、以深度内容为本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深度内容与公信力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从“谷俊山案”看“财新网”调查性报道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评论的“全、专、近”第34-36页
    四、专业主义的报道手法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新闻专业主义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“财新网”专业主义调查第36-42页
第三章 互动是保持信任的粘合剂第42-48页
    一、网络互动第42-43页
    二、以受众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第43-44页
    三、传授双方的良性互动第44-47页
    四、受众沟通平台的搭建第47-48页
第四章 结语第48-51页
    一、对“财新网”公信力建设的思考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践行社会责任满足群众信息需求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深度为本专业导向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多渠道互动贴近群众第49页
    二、启示第49-51页
附录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的衔接问题研究
下一篇:从沉睡到觉醒--迪斯尼公主形象的建构因素和归因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