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的衔接问题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11-12页
一、我国刑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衔接现状第12-22页
    (一) 国际反恐公约在我国刑事法治领域的贯彻实施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立法精神与国际反恐公约基本一致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刑法原则符合国际反恐公约要求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3. 刑法规范反映国际反恐公约内容第13-17页
    (二) 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存在的差距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立法理念不统一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 恐怖主义犯罪界定不明确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保护范围不周延第19-22页
二、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2-26页
    (一) 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衔接的必要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遵守国际法原则的要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需要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 法律全球化发展的要求第23-24页
    (二) 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衔接的可行性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家意志的一致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价值取向的相似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 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第25-26页
三、国外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立法的比较法考察第26-33页
    (一) 恐怖主义犯罪立法理念的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 恐怖主义犯罪立法模式的比较第27-28页
    (三) 恐怖主义犯罪范围的比较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罪名体系第29页
    (四) 恐怖主义犯罪处罚的比较第29-31页
    (五) 国外反恐怖主义刑法立法对我国的启示第31-33页
四、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第33-40页
    (一) 统一立法理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加强人权保障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 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33-34页
    (二) 专章规定恐怖主义犯罪第34-35页
    (三) 增设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罪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增设恐怖主义行为罪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增设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罪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 增设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 增设保护国际人员馆舍、私人寓所和交通工具罪第37页
    (四) 调整部分犯罪构成要件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增加核材料犯罪的行为方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完善恐怖主义犯罪主体的类型第38-39页
    (五) 增设恐怖主义犯罪的财产刑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4页
致谢第44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统筹转户:提升城镇化率的一种有效路径--昆明市城乡统筹转户研究
下一篇:财经新媒体公信力建设研究--以“财新网”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