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外辐射偏振特性及目标识别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符号对照表 | 第11-13页 |
| 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3-1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2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1.2 相关技术及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1.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9-22页 |
| 第二章 光的偏振及探测 | 第22-46页 |
| 2.1 光的偏振理论 | 第22-24页 |
| 2.2 偏振光的描述方法 | 第24-37页 |
| 2.2.1 完全偏振光的几何描述 | 第24-25页 |
| 2.2.2 Poincare球 | 第25-26页 |
| 2.2.3 Jones矢量 | 第26-27页 |
| 2.2.4 Stokes矢量 | 第27-29页 |
| 2.2.5 自然界中偏振光的产生 | 第29-37页 |
| 2.3 偏振特性的测量 | 第37-45页 |
| 2.3.1 偏振元件及其表征方法 | 第37-42页 |
| 2.3.2 偏振测量系统 | 第42-45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三章 红外自发辐射偏振特性的数学模型 | 第46-58页 |
| 3.1 红外热辐射的基础理论 | 第46-47页 |
| 3.2 红外辐射的偏振特性 | 第47-48页 |
| 3.3 红外自发辐射偏振特性的数学模型 | 第48-56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第四章 粗糙表面红外辐射的偏振特性 | 第58-74页 |
| 4.1 目标表面的反射辐射模型 | 第58-63页 |
| 4.2 粗糙表面红外自发辐射的偏振特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| 4.3 仿真结果 | 第64-72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5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74-75页 |
| 5.2 研究展望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2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