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5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1-13页 |
三、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和中国传统利益观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 | 第15-26页 |
第一节 利益、利益观的概念与内涵 | 第15-17页 |
一、利益及其内涵 | 第15-16页 |
二、利益观及其内涵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7-21页 |
一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内涵的初步探索 | 第17-18页 |
二、马克思主义对利益观内涵体系的初步形成 | 第18-20页 |
三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内涵的最终确立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中国传统利益观的核心理论及其实质 | 第21-26页 |
一、先秦时期:中国传统利益思想的开端 | 第21-23页 |
二、两汉时期:中国传统利益思想确立 | 第23页 |
三、两宋时期:中国传统利益思想的巨大转折 | 第23-24页 |
四、明清时期:中国传统利益理论发展徘徊期 | 第24-25页 |
五、近代:中国传统利益观快速西方化的时期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理论渊源 | 第26-42页 |
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形成与发展 | 第26-29页 |
一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| 第26-27页 |
二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确立 | 第27-28页 |
三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进一步发展 | 第28页 |
四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理论成就进一步深化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利益观的扬弃 | 第29-33页 |
一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国化的产物 | 第29-32页 |
二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对中国传统利益观的扬弃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主要特征及思想实质 | 第33-42页 |
一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主要特征 | 第33-35页 |
二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主要思想 | 第35-42页 |
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时代意义 | 第42-49页 |
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理论价值 | 第42-45页 |
一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现 | 第42-43页 |
二、中国共产党根本立场的表现 | 第43页 |
三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现实意义 | 第45-49页 |
一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科学决策的理论基础 | 第45-46页 |
二、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价值尺度 | 第46页 |
三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| 第46-47页 |
四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指导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