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普通珩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3.1 普通珩磨的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3.2 普通珩磨的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4 超声珩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4.1 超声珩磨的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4.2 超声珩磨的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2 圆柱外表面功率超声珩磨的理论研究 | 第19-32页 |
2.1 传统外圆柱加工原理 | 第19-22页 |
2.1.1 传统外圆加工方法 | 第19页 |
2.1.2 传统外圆磨削单磨粒的磨削力分析 | 第19-22页 |
2.2 外圆珩磨加工机理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2.1 传统外圆珩磨加工分析 | 第23页 |
2.2.2 超声外圆珩磨加工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 超声外圆珩磨的主要运动形式 | 第24-27页 |
2.4 超声外圆珩磨材料去除理论分析 | 第27-30页 |
2.4.1 材料去除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0页 |
2.4.2 材料去除模型的理论验证 | 第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3 超声外圆珩磨试验装置的结构设计 | 第32-58页 |
3.1 超声波发生器的选用 | 第32-34页 |
3.2 超声换能器 | 第34-40页 |
3.2.1 纵向棒模型下换能器性能参数的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2.2 纵向复合换能器参数的确定 | 第37-39页 |
3.2.3 换能器的ANSYS仿真 | 第39-40页 |
3.3 超声变幅杆 | 第40-48页 |
3.3.1 超声变幅杆的功能 | 第40-41页 |
3.3.2 超声变幅杆的类型 | 第41-42页 |
3.3.3 超声变幅杆的参数设计 | 第42-46页 |
3.3.4 超声变幅杆的ANSYS仿真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4 超声珩磨头部分的设计 | 第48-54页 |
3.4.1 超声珩磨头部分的材料选用 | 第49页 |
3.4.2 超声珩磨头部分的尺寸设计 | 第49-51页 |
3.4.3 超声珩磨头部分的ANSYS仿真分析 | 第51-54页 |
3.5 超声外圆珩磨试验装置的装载设计 | 第54-5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4 普通外圆珩磨及超声外圆珩磨的试验研究 | 第58-76页 |
4.1 试验条件、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| 第58-60页 |
4.1.1 试验条件 | 第58-59页 |
4.1.2 试验目的及内容 | 第59-60页 |
4.2 普通外圆珩磨试验研究 | 第60-67页 |
4.2.1 正交试验 | 第60-61页 |
4.2.2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61-65页 |
4.2.3 油石粒度影响的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2.4 工件回转速度影响的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2.5 珩磨深度影响的分析 | 第67页 |
4.3 超声外圆珩磨试验研究 | 第67-72页 |
4.3.1 试验方案 | 第68-69页 |
4.3.2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69-71页 |
4.3.3 超声振幅的影响分析 | 第71-72页 |
4.4 两种珩磨试验结果的对比及分析 | 第72-75页 |
4.4.1 两种珩磨试验后油石表面的结果对比及分析 | 第72-73页 |
4.4.2 两种珩磨试验后试件表面形貌的对比及分析 | 第73-7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5.1 本文内容总结 | 第76-77页 |
5.2 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成果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